講文明知禮儀小故事
講文明知禮儀小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明白老師孔子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里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痹谶@里,“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表示對老師的尊重。2.程門立雪;楊時是北宋時的一位才子,他仰慕程顥、程頤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一次,他冒雪前往老師家求教,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這個故事成為了尊師的典范。3.千里送鵝毛;唐朝時,云南一少數(shù)民族的首領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緬伯高不小心讓天鵝飛走了,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最后,緬伯高獻上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表達了自己的誠意,使唐太宗非常感動。4.孔子尊師;
導讀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明白老師孔子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里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痹谶@里,“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表示對老師的尊重。2.程門立雪;楊時是北宋時的一位才子,他仰慕程顥、程頤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一次,他冒雪前往老師家求教,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這個故事成為了尊師的典范。3.千里送鵝毛;唐朝時,云南一少數(shù)民族的首領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緬伯高不小心讓天鵝飛走了,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最后,緬伯高獻上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表達了自己的誠意,使唐太宗非常感動。4.孔子尊師;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576395452.jpg)
1. 曾子避席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明白老師孔子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里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痹谶@里,“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表示對老師的尊重。2. 程門立雪楊時是北宋時的一位才子,他仰慕程顥、程頤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一次,他冒雪前往老師家求教,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這個故事成為了尊師的典范。3. 千里送鵝毛唐朝時,云南一少數(shù)民族的首領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緬伯高不小心讓天鵝飛走了,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最后,緬伯高獻上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表達了自己的誠意,使唐太宗非常感動。4. 孔子尊師孔子得知學生宮敬叔要前往周朝京都洛陽,便與宮敬叔同行,拜望老子。孔子見到老子,立刻站起來,恭恭敬敬地向老子行了弟子禮?;氐紧攪?,孔子贊揚老子,稱他為“猶龍”。5. 孔融讓梨孔融四歲的時候,總是拿一個最小的梨子。爸爸問他為什么,他說:“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
講文明知禮儀小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他明白老師孔子要指點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從坐著的席子上站起來,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回答道:“我不夠聰明,哪里能知道,還請老師把這些道理教給我。”在這里,“避席”是一種非常禮貌的行為,表示對老師的尊重。2.程門立雪;楊時是北宋時的一位才子,他仰慕程顥、程頤的學識,投奔洛陽程顥門下,拜師求學。一次,他冒雪前往老師家求教,當老師一覺醒來時,他們的腳下已積雪一尺深了。這個故事成為了尊師的典范。3.千里送鵝毛;唐朝時,云南一少數(shù)民族的首領派特使緬伯高向太宗貢獻天鵝。緬伯高不小心讓天鵝飛走了,只扯得幾根鵝毛。緬伯高急得頓足捶胸,號啕大哭。最后,緬伯高獻上幾根鵝毛和一首小詩,表達了自己的誠意,使唐太宗非常感動。4.孔子尊師;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