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銘文是什么字體
傳國玉璽銘文是什么字體
起源于秦朝的傳國玉璽,其初形源于秦始皇對和氏璧的刻字,標志著玉璽概念的誕生。當時的刻字采用的是一種古老的書體——纂書。及至漢朝建立,公元前206年,劉邦率軍進入咸陽,秦王子嬰在霸上投降,并將傳國玉璽獻給了劉邦。劉邦即位后,此璽成為天子御用,代代相傳,被稱為“漢傳國璽”。到了漢朝末年,公元220年,曹丕篡漢自立,迫使漢獻帝禪讓,漢朝滅亡。曹丕在傳國玉璽的肩部刻上了八字隸書:“大魏受漢傳國之璽”,以示政權更迭。在隨后的歷史中,各個朝代普遍采用纂書作為玉璽的刻字書體。傳國玉璽不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中國歷史變遷的重要見證。
導讀起源于秦朝的傳國玉璽,其初形源于秦始皇對和氏璧的刻字,標志著玉璽概念的誕生。當時的刻字采用的是一種古老的書體——纂書。及至漢朝建立,公元前206年,劉邦率軍進入咸陽,秦王子嬰在霸上投降,并將傳國玉璽獻給了劉邦。劉邦即位后,此璽成為天子御用,代代相傳,被稱為“漢傳國璽”。到了漢朝末年,公元220年,曹丕篡漢自立,迫使漢獻帝禪讓,漢朝滅亡。曹丕在傳國玉璽的肩部刻上了八字隸書:“大魏受漢傳國之璽”,以示政權更迭。在隨后的歷史中,各個朝代普遍采用纂書作為玉璽的刻字書體。傳國玉璽不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中國歷史變遷的重要見證。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576378552.jpg)
傳國玉璽,被譽為國之重器,自秦朝起始,成為歷代帝王相傳的珍寶。該玉璽尺寸為方圓四寸,頂部設計為五龍交紐,其正面鐫刻著李斯所書的篆體銘文:“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這些字跡清晰、工藝精湛,被天下共傳頌。起源于秦朝的傳國玉璽,其初形源于秦始皇對和氏璧的刻字,標志著玉璽概念的誕生。當時的刻字采用的是一種古老的書體——纂書。及至漢朝建立,公元前206年,劉邦率軍進入咸陽,秦王子嬰在霸上投降,并將傳國玉璽獻給了劉邦。劉邦即位后,此璽成為天子御用,代代相傳,被稱為“漢傳國璽”。到了漢朝末年,公元220年,曹丕篡漢自立,迫使漢獻帝禪讓,漢朝滅亡。曹丕在傳國玉璽的肩部刻上了八字隸書:“大魏受漢傳國之璽”,以示政權更迭。在隨后的歷史中,各個朝代普遍采用纂書作為玉璽的刻字書體。傳國玉璽不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中國歷史變遷的重要見證。
傳國玉璽銘文是什么字體
起源于秦朝的傳國玉璽,其初形源于秦始皇對和氏璧的刻字,標志著玉璽概念的誕生。當時的刻字采用的是一種古老的書體——纂書。及至漢朝建立,公元前206年,劉邦率軍進入咸陽,秦王子嬰在霸上投降,并將傳國玉璽獻給了劉邦。劉邦即位后,此璽成為天子御用,代代相傳,被稱為“漢傳國璽”。到了漢朝末年,公元220年,曹丕篡漢自立,迫使漢獻帝禪讓,漢朝滅亡。曹丕在傳國玉璽的肩部刻上了八字隸書:“大魏受漢傳國之璽”,以示政權更迭。在隨后的歷史中,各個朝代普遍采用纂書作為玉璽的刻字書體。傳國玉璽不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中國歷史變遷的重要見證。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