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春季要重防紋枯病,需要使用哪些藥?
小麥春季要重防紋枯病,需要使用哪些藥?
在藥物選擇上,存在多種防治方法。目前,綜合防治方法結合了防治蚜蟲的藥物,例如每畝使用吡唑醚菌酯40毫升、戊唑醇10克、吡蟲啉40毫升和磷酸二氫鉀200克,兌入兩桶水后噴灑一畝地。戊唑醇具有治療、鏟除和保護的三重功效,內吸傳導性強,能向植物頂端轉移,且持效期較長。一般每畝純藥的推薦用量為6-8克,不宜超過10克。需要注意的是,戊唑醇作為廣譜殺蟲殺菌劑,適量使用對植物病蟲害有良好殺滅和預防作用,但過量使用,尤其是在小麥拌種時,可能會嚴重影響小麥的發芽。例如,陜西先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80%戊唑醇可濕性粉劑,用于防治小麥赤霉病,每公頃推薦純藥用量為90-120克,即每畝6-8克。上海升聯化工有限公司也提供相同的產品。使用戊唑醇拌種時,超過推薦用量可能會影響小麥的發芽。
導讀在藥物選擇上,存在多種防治方法。目前,綜合防治方法結合了防治蚜蟲的藥物,例如每畝使用吡唑醚菌酯40毫升、戊唑醇10克、吡蟲啉40毫升和磷酸二氫鉀200克,兌入兩桶水后噴灑一畝地。戊唑醇具有治療、鏟除和保護的三重功效,內吸傳導性強,能向植物頂端轉移,且持效期較長。一般每畝純藥的推薦用量為6-8克,不宜超過10克。需要注意的是,戊唑醇作為廣譜殺蟲殺菌劑,適量使用對植物病蟲害有良好殺滅和預防作用,但過量使用,尤其是在小麥拌種時,可能會嚴重影響小麥的發芽。例如,陜西先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80%戊唑醇可濕性粉劑,用于防治小麥赤霉病,每公頃推薦純藥用量為90-120克,即每畝6-8克。上海升聯化工有限公司也提供相同的產品。使用戊唑醇拌種時,超過推薦用量可能會影響小麥的發芽。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206/wz/18572363752.jpg)
小麥春季紋枯病的防治是農業生產中的重要環節。隨著春季的到來,小麥進入生長的關鍵時期,此時雨水增多,容易導致紋枯病的大面積發生。病菌在土壤中越冬,隨著小麥種子的發芽而開始侵害作物。因此,防治紋枯病應重點關注兩個關鍵時期:首先,在小麥播種前,選用有效的殺菌劑處理種子,以減少病菌的侵害并降低春季病害的發生率。其次,在三月上旬,通常是沿淮地區防治紋枯病的適宜時間,錯過此時期,不僅會增加防治成本,還會降低防治效果。可選用井岡霉素、噻呋酰胺等藥劑,其中噻呋酰胺對紋枯病有特效。在藥物選擇上,存在多種防治方法。目前,綜合防治方法結合了防治蚜蟲的藥物,例如每畝使用吡唑醚菌酯40毫升、戊唑醇10克、吡蟲啉40毫升和磷酸二氫鉀200克,兌入兩桶水后噴灑一畝地。戊唑醇具有治療、鏟除和保護的三重功效,內吸傳導性強,能向植物頂端轉移,且持效期較長。一般每畝純藥的推薦用量為6-8克,不宜超過10克。需要注意的是,戊唑醇作為廣譜殺蟲殺菌劑,適量使用對植物病蟲害有良好殺滅和預防作用,但過量使用,尤其是在小麥拌種時,可能會嚴重影響小麥的發芽。例如,陜西先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80%戊唑醇可濕性粉劑,用于防治小麥赤霉病,每公頃推薦純藥用量為90-120克,即每畝6-8克。上海升聯化工有限公司也提供相同的產品。使用戊唑醇拌種時,超過推薦用量可能會影響小麥的發芽。在實際應用中,要注意連續用藥的間隔期,一般為12-15天,以避免藥物過量導致小麥出穗困難。因此,合理的藥物使用和管理是確保小麥健康生長、提高產量的重要措施。
小麥春季要重防紋枯病,需要使用哪些藥?
在藥物選擇上,存在多種防治方法。目前,綜合防治方法結合了防治蚜蟲的藥物,例如每畝使用吡唑醚菌酯40毫升、戊唑醇10克、吡蟲啉40毫升和磷酸二氫鉀200克,兌入兩桶水后噴灑一畝地。戊唑醇具有治療、鏟除和保護的三重功效,內吸傳導性強,能向植物頂端轉移,且持效期較長。一般每畝純藥的推薦用量為6-8克,不宜超過10克。需要注意的是,戊唑醇作為廣譜殺蟲殺菌劑,適量使用對植物病蟲害有良好殺滅和預防作用,但過量使用,尤其是在小麥拌種時,可能會嚴重影響小麥的發芽。例如,陜西先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80%戊唑醇可濕性粉劑,用于防治小麥赤霉病,每公頃推薦純藥用量為90-120克,即每畝6-8克。上海升聯化工有限公司也提供相同的產品。使用戊唑醇拌種時,超過推薦用量可能會影響小麥的發芽。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