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515800052.jpg)
一、關于“西域”一詞的由來“西域”一詞,似可理解為“最西的疆域”。最早見諸文字是司馬遷的《史記》。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是指陽關、玉門關以西、蔥嶺以東、天山南北的廣大地區;廣義是指除狹義以外的、包括亞洲中部、西部、印度半島、歐洲東部和非洲北部在內。二、西域三十六國公元前138年張騫出使西域時,“西域”曾先后存在有36個國家。這些國家包括烏孫、龜茲、焉耆、于闐、若羌、樓蘭、且末、小宛、戎盧、紆彌、渠勒、皮山、西夜、蒲犁、依耐、疏勒、莎車、尉頭、溫宿、尉犁、姑墨、卑陸、烏貪訾、卑陸后國、單桓、蒲類、蒲類后國、西且彌、東且彌、劫國、狐胡、山國、車師前國、車師后國、車師尉都國、車師后城國等。此外,還有大宛、安息、大月氏、康居、浩罕、坎巨提、吉賓、烏弋山離等十幾個小國為西域國家,現在中亞及阿富汗、印度等國境內。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