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515877652.jpg)
一、混床與EDI的性能對比1. EDI與混床運行對比混床在有效的交換周期內,出水水質穩定,其電阻率可達14MΩ。一旦到達失效終點,電導率會急劇上升,出水水質隨之不穩定。由于交換周期受操作工的操作水平、再生劑質量、預處理水質以及樹脂本身的質量等因素的影響,存在有效周期時間長短不確定的因素。因此,在反滲透+混床的系統中至少存在兩個混床,一用一備,以減小混床突然失效帶來的風險。EDI又稱連續電除鹽(EDI),是將電滲析和離子交換兩種成熟的水凈化技術相結合。在低能耗條件下,溶解的鹽被去除,出水電阻率較混床出水還要高,可達10-18.2MΩ.CM,滿足國家電子級水I級標準。EDI對一級反滲透出水電導率沒有太高的要求,進水電導率在4-30us_cm其都能夠合格產水。可能需增加軟化裝置,去除水中的鈣、鎂離子。若電導率較高時只需調節運行電流的大小和加藥量(氯化鈉)的大小。屬于環保型技術,離子交換樹脂不需酸、堿化學再生,節約大量酸、堿和清洗用水,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更重要的是無廢酸、廢堿液排放,屬于非化學式的水處理系統,它無需酸、堿的貯存、處理及無廢水的排放。2. EDI與混床操作對比混床再生時間較長,再生中需耗用大量的RO水將混床沖洗合格。混床的設備操作在純化水系統中較為復雜,從一開始的配酸、堿到最后的再生結束至少需經過兩個班、多人的配合,勞動強度較大。同時,由于混床的交換有效周期的縮短帶來了混床的頻繁再生,進一步加大了再生時的勞動強度。混床再生時操作工需與酸、堿進行接觸,存在一定危險性。雖然操作工穿戴有勞動保護用品,但仍使操作工的人身安全存在一定危險。混床再生后的使用有效期與操作工的經驗、工作責任心及再生用酸堿的質量有很大關系,由于其操作大部分靠經驗操作,難免會出現混床再生后在備用期內就失效,不能使用的事情,這樣就有可能會影響正常生產。EDI由幾個每小時產水量相同的模塊組成,根據實際純水的使用量開啟或停止EDI模塊,手動操作相對頻繁,但操作較為簡單。只需開啟EDI進水閥門、極水閥門和濃水閥門,以及打開電源,同時根據出水水質調節加藥量(氯化鈉)、電解電壓和電流的大小即可,對操作工的責任心要求較高。擴展資料:EDI相對與混床具有如下優勢:1. 無需再生化學品的再生;2. 不需要中和池及中和的酸堿;3. 地面和高空作業能夠極大地減少;4. 所有的水處理系統操作都能夠在控制室內完成,無需前往現場;5. 減小了EHS風險;6. 連續工作,非間歇操作,長時間穩定的出水水質;沒有廢棄樹脂污染排放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