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市永嘉縣的地理資料
溫州市永嘉縣的地理資料
永嘉縣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漢代,漢順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設立永寧縣,直至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更名為永嘉縣,其名取自“水長而美”的意境。作為溫州地區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永嘉縣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氣候方面,永嘉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約為18.2攝氏度,年均降水量約為1702.2毫升。每年降水日數達到175.4天,年均日照時間為1820.2小時,年均蒸發量約為1431.9毫米,歷年平均無霜期約為280天。
導讀永嘉縣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漢代,漢順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設立永寧縣,直至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更名為永嘉縣,其名取自“水長而美”的意境。作為溫州地區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永嘉縣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氣候方面,永嘉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約為18.2攝氏度,年均降水量約為1702.2毫升。每年降水日數達到175.4天,年均日照時間為1820.2小時,年均蒸發量約為1431.9毫米,歷年平均無霜期約為280天。
永嘉縣,位于浙江省溫州市,隸屬于中國,地處浙江省東南部,甌江下游北岸。東接樂清市和黃巖區,西連青田縣和縉云縣,北鄰仙居縣,南與溫州市區隔江相望。全縣總面積達到2674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為78.92萬,下轄8個街道和10個鎮。永嘉縣以其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被譽為“中國長壽之鄉”、“中國泵閥之鄉”、“中國紐扣之都”及“中國玩具之都”。永嘉縣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漢代,漢順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設立永寧縣,直至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更名為永嘉縣,其名取自“水長而美”的意境。作為溫州地區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永嘉縣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氣候方面,永嘉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約為18.2攝氏度,年均降水量約為1702.2毫升。每年降水日數達到175.4天,年均日照時間為1820.2小時,年均蒸發量約為1431.9毫米,歷年平均無霜期約為280天。永嘉縣擁有豐富的古樹名木資源,總數達到1000株。其中包括812株散生古樹和188株古樹群。一級保護古樹80株,二級保護古樹206株,三級保護古樹714株。這些古樹中,最古老的一株柏木位于西源鄉梅坦村,樹齡超過900年;胸圍最大的是一株位于潘坑鄉巖龍村的樟樹,胸圍達到926厘米;而冠幅最大的則是一株位于烏牛鎮西岙村的樟樹,冠幅達到40米。
溫州市永嘉縣的地理資料
永嘉縣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漢代,漢順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設立永寧縣,直至隋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更名為永嘉縣,其名取自“水長而美”的意境。作為溫州地區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永嘉縣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氣候方面,永嘉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氣溫約為18.2攝氏度,年均降水量約為1702.2毫升。每年降水日數達到175.4天,年均日照時間為1820.2小時,年均蒸發量約為1431.9毫米,歷年平均無霜期約為280天。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