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下硬盤安裝win7
linux下硬盤安裝win7
上回 說到,U盤和PC 都已備好,這回就應該啟動開始安裝了。3.CentOS 安裝1)開機,用USB 引導啟動。準備好的T61徹底關機(這一點挺重要,否則跟我一樣進不了啟動選項就...),插入U盤,開機。進入BIOS 的啟動選項界面。我的THINKPAD T61 是F12 進入啟動選項--所有THINKPAD 這一點應該是一樣的,但居然這一步耽誤我最長時間。這臺T61也可能是太久不開機,BIOS 電池沒電,不知為何按 F12 就是進不了啟動選項;按 F1 也進不了BIOS 設置項,而這兩項都是所有 THINKPAD 通用的BIOS 辦法。為這,上個月還在頭條上抱怨過。最終是關機后撥電池,放置兩分鐘,再全部恢復后重新開機,這時F1管用了,再之后 F12也管用了。進入USB 啟動的界面。
導讀上回 說到,U盤和PC 都已備好,這回就應該啟動開始安裝了。3.CentOS 安裝1)開機,用USB 引導啟動。準備好的T61徹底關機(這一點挺重要,否則跟我一樣進不了啟動選項就...),插入U盤,開機。進入BIOS 的啟動選項界面。我的THINKPAD T61 是F12 進入啟動選項--所有THINKPAD 這一點應該是一樣的,但居然這一步耽誤我最長時間。這臺T61也可能是太久不開機,BIOS 電池沒電,不知為何按 F12 就是進不了啟動選項;按 F1 也進不了BIOS 設置項,而這兩項都是所有 THINKPAD 通用的BIOS 辦法。為這,上個月還在頭條上抱怨過。最終是關機后撥電池,放置兩分鐘,再全部恢復后重新開機,這時F1管用了,再之后 F12也管用了。進入USB 啟動的界面。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514603552.jpg)
(硬盤安裝Win7)接著把CentOS 7 的安裝過程記錄完。上回 說到,U盤和PC 都已備好,這回就應該啟動開始安裝了。3. CentOS 安裝1)開機,用USB 引導啟動準備好的T61徹底關機(這一點挺重要,否則跟我一樣進不了啟動選項就... ),插入U盤,開機。進入BIOS 的啟動選項界面。我的THINKPAD T61 是F12 進入啟動選項--所有THINKPAD 這一點應該是一樣的,但居然這一步耽誤我最長時間。這臺T61也可能是太久不開機,BIOS 電池沒電,不知為何按 F12 就是進不了啟動選項;按 F1 也進不了BIOS 設置項,而這兩項都是所有 THINKPAD 通用的BIOS 辦法。為這,上個月還在頭條上抱怨過。最終是關機后撥電池,放置兩分鐘,再全部恢復后重新開機,這時F1管用了,再之后 F12也管用了。進入USB 啟動的界面一番硬盤燈亮之后, 進入以上界面。選擇第一或第二都沒問題,肉眼可見選擇第二項會更加費時間一些。作為一個試用玩的系統,直接安裝就行了。?一堆檢測確認OK的提示,大約滾動出一屏半之后如以上,先有一堆檢測確認OK的提示--不必太在意,但如果有ERR 項,要記住是什么以便后查解決方案。 ?2) 進入安裝界面檢測完后就有圖形安裝的界面了。注意在這個語言選擇界面只是選擇安裝語言用哪個,安裝完成后實際使用的語言需要另行設置。網上可查到很多中文版界面的安裝了,我自恃英文不錯(誤),來個英文版的安裝界面體驗下。選擇好語言后,點右下的Continue 即可。?進入安裝盤選擇的界面-- 如前所述, 這是個500G 的硬盤,但注意:在這個界面中,顯示的硬盤容量是 465.76GiB,但“65.99 MiB free” ... 雖然只是玩,也不能這么縮水,還不如內存大了。選擇要安裝的硬盤這是因為這臺機器能進入啟動選項之后,我先安裝過一次 Fyde OS,那東西已經提前把硬盤全給分配了一遍了。兩者都是LUNIX 親戚,后面可以看到,Fyde OS 劃分的各種奇怪卷。 ??作為最簡單直接的安裝方式,當然是如下“自動配置分區”會簡單些。但基于研究的考慮,我選擇了手動分區來試試。--反正沒什么正事,之后再用 自動 裝一遍,看看區別。要安裝硬盤可以手動或自動以下就是 FydeOS 留給我的各種奇怪卷了:可以看到Unknown 中有很多項?按正常情況(磁盤未分過區、或者直接從WINDOWS 轉過來),這里不應該存在 Unknown 的項。沒其它辦法,一個一個選中Unkown 大項下的卷,點左下 “-” 號刪除。這里沒找到類似 SHIFT 或者 CTRL 的多選開關。?終于把Unknown 卷刪除干凈刪除干凈后,按網上現查的辦法,新建分區(或者叫作 卷)時注意選擇不同類型,保證有 3個分區(之后實際上是4個分區):/swap : 類型就是swap ,據說是類似虛擬內存的機制,通常2~8G,按實際內存的一倍設置為好; /boot : 類型就是boot,啟動時用,據說 200MB左右即可(問題:安裝完成后,看存儲情況時,總是boot 卷很滿,不知道是不是因為 200MB 其實配置小了);/ : 正經的LUNIX 根目錄,可以把剩下的硬盤容量全部放到這里。看清右下角的 Update Settings ,做一部分配置就可以點一下,以便實時更新現有的配置狀態(只是更新配置參數,并不是實際運行此配置方案)。全部分配好后,點左上角 Done ,進入下一步。問題: 在建好這三個分區后,點 Done 之后提示我,說還要有一個BIOS Boot 分區。按它建議,又新增了一個1M的 BIOS Boot 。具體原因和機制,留待之后再查。??然后會給出所有分區修改的總結列表:之前Update Settings 時并沒有對磁盤做實際修改,這里才是最終確認后實際執行??3) 安裝以及啟動安裝時選件的界面下一步就到選件的界面了。以上界面里選擇的幾項解釋一下:左側選擇“Server with GUI” 是必然的:作為服務電腦器,同時具有圖形界面。可以考慮的選項還有 “GNOME Desktop”, 據網上查得,這個版本非面向服務器應用,做數據庫配置等會限制比較多,不算是“完全版” CentOS。右側選項則更多,是要認真閱讀挑自己需要的來裝。例如我妄想某天大致玩轉了CentOS 之后,用它做辦公平臺之一用一段時間,所以選了 Print Server 以及 PostgreSQL (可能用到數據庫)。--題外話,這里我選擇的英文安裝界面就體現出兩面性了:好處是程序猿們可能一讀就懂,壞處是看不懂專業詞匯的,真是不好猜各項都是什么。選定之后還是左上角的 Done ,進入下一界面。選擇 INSTALLATION DESTINATION ,這里確認要安裝的分區(就是之前建立的ROOT 卷)。選擇安裝分區然后進入了安裝界面,需要放輕松等待若干分鐘(約十分鐘到半小時),此時,會顯示出配置用戶的界面:記住 ROOT 用戶的密碼很重電腦要同樣根據網上前輩們的指導,USER 不用著急之后進系統了再設置也行;ROOT 用戶的密碼這里要解決一下。點擊進去,設置用戶密碼(記好,以后回命令行做設置全靠它)。設置好ROOT的密碼之后顯示改變?下方進度條走完。喝口咖啡慶祝一下吧, 安裝過程基本確認順利結束。之后會出現以上界面,需要確認LICENSING 認可接受即可(感謝GNU 以及其它具有共享精神的程序員前輩們,這樣的共享真的可以感受到自由的氣息)。作為一個網絡為基礎生命線的系統,首要是設置好網絡。因為在家,有線網條件不很方便,T61 的老無線網卡系統認出也無壓力(在Fyde O里,這個無線網卡沒有認到,不知是否應該選擇Broadcom 之類,下次重裝再試驗下)。?電腦網絡設置的選擇界面?完成之后再點 Done ,安裝過程就算結束了。總結安裝過程不算復雜(我的體會,從安裝D版 WIN ME 開始的所有WINDOWS 系統都比這個過程復雜多事),只是LINUX 系統與WINDOWS 的差別過多,所以頭腦里要有接受新邏輯的準備即可。目前只是用來瀏覽網頁和收郵件,還僅限于文字可回復的郵件,因為最基本的復制粘貼的邏輯也和WIN 有些不同,各種文檔的編輯應該用什么工具最方便,還要再摸索一下。(大概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怎么居然還在用郵件工作”~ ) 慢慢體會一下,之后也準備用不同配置方法再多裝兩次,同時補足一下LINUX 的相關知識。之后再慢慢補充使用體會。--但說回來,以這臺機器的性能,我也只能體驗一下數據庫管理和日常文案部分了,其它大型軟件的替換件,并不奢望能在這樣的配置上跑起來。? ? ? ? ?? ? ?電腦
linux下硬盤安裝win7
上回 說到,U盤和PC 都已備好,這回就應該啟動開始安裝了。3.CentOS 安裝1)開機,用USB 引導啟動。準備好的T61徹底關機(這一點挺重要,否則跟我一樣進不了啟動選項就...),插入U盤,開機。進入BIOS 的啟動選項界面。我的THINKPAD T61 是F12 進入啟動選項--所有THINKPAD 這一點應該是一樣的,但居然這一步耽誤我最長時間。這臺T61也可能是太久不開機,BIOS 電池沒電,不知為何按 F12 就是進不了啟動選項;按 F1 也進不了BIOS 設置項,而這兩項都是所有 THINKPAD 通用的BIOS 辦法。為這,上個月還在頭條上抱怨過。最終是關機后撥電池,放置兩分鐘,再全部恢復后重新開機,這時F1管用了,再之后 F12也管用了。進入USB 啟動的界面。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