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一個簡單的C語言程序,用于找出100到300之間可以同時被3和5整除的數,并將結果每行打印五個數。程序首先定義了一個整型變量i和計數器n。接下來,使用for循環,從105開始(因為這是100和15的最小公倍數),步長為15,直到300結束。在這個循環中,每次迭代都會檢查當前的i值是否滿足被3和5同時整除的條件。如果滿足,則使用printf函數將該數以五位寬度格式輸出,并增加計數器n。當計數器n被5整除時,表示一行已經輸出了五個數,此時換行。整個程序簡潔高效,能夠滿足題目要求。具體代碼如下:
#include int main() {int i, n = 0;for (i = 105; i < 300; i += 15) {printf("%5d", i);if (++n % 5 == 0) printf("\n");}return 0;}
通過這段代碼,我們可以看到程序是如何高效地找出100到300之間滿足條件的數,并且以整齊的格式輸出。程序中的for循環利用了105和15的倍數關系,確保每次迭代都能找到下一個滿足條件的數。這種編程方法簡潔明了,易于理解和實現。運行此程序,將輸出以下結果:105 120 135 150 165180 195 210 225 240255 270 285這些數均滿足被3和5同時整除的條件,且每行輸出五個數,符合題目要求。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快速找出特定范圍內的符合條件的數,并以整齊的格式展示。這種編程方法不僅適用于類似題目,還能應用于其他需要篩選特定條件的數列問題,是編程中常用的技巧之一。通過這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可以學習到如何利用循環和條件判斷來解決實際問題,同時也展示了C語言的強大功能。希望這個例子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編程中的邏輯思維和問題解決方法。在實際應用中,這種編程方法可以擴展到更復雜的數學問題或數據處理任務。通過調整循環的起始值、步長和條件判斷,我們可以解決更多種類的問題。這種編程技巧對于初學者來說非常重要,它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進而提高編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