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的傳統節日三月初三,亦稱壯族的“歌圩節”。在這一天,人們會依照各自的習俗參與不同的活動。部分地區的人們會掃墓,而其他地區則慶祝歌圩節。壯族的“三月三”節日活動中,除了對歌談情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習俗,如搶花炮、拋繡球、吃五色糯米飯、打扁擔、打銅鼓等,這些均是富有特色的節日習俗。1. 打扁擔打扁擔是壯族傳統的自娛自樂活動。在這個活動中,每個壯族家庭都是自娛自樂的“打著堂”的演員。女性的動作輕巧優美,男性的動作則剛勁有力。這種活動寄托著壯族人民對豐收的祈望。打扁擔的舞蹈形式多樣,包括雙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表演者通常為雙數,他們手持扁擔,圍在長凳或舂米槽旁,有節奏地敲打板凳和互相撞擊扁擔。2. 對歌談情“三月三”歌圩是壯族男女青年進行交際的好時機。每年的歌圩,方圓數十里內的男女青年都會聚集在歌圩點。小伙子在歌師的指導下,向中意的姑娘唱“游覽歌”,觀察并物色對手。當遇到合適的對象時,他們會唱起見面歌和邀請歌。如果女方有意,就會答應。然后,男青年會唱詢問歌,彼此之間建立情誼,唱愛慕歌和交情歌。歌詞都是即興發揮,脫口而出。如果姑娘對眼前的小伙子的人才和歌才都滿意,她就會在旁人不注意的時候,悄悄將懷中的繡球贈給意中人,對方則會報以手帕、毛巾等物品。然后,他們的歌聲會更加甜蜜,并最終確定關系。3. 打銅鼓廣西的一些少數民族有在節日慶典或祭祀中擊打銅鼓的習慣,這一傳統至今仍在東蘭、天峨等地的壯族群眾中沿襲。在“三月三”和春節,以及東蘭、巴馬、大化等地瑤族群眾的祝著節,南丹瑤族在葬禮祭祀時,南丹中堡苗族在春節或喜慶時,都會以擊打銅鼓的方式來慶祝或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