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流行的“拼音梗”,是孩子“語言能力匱乏”的表現?
現在流行的“拼音梗”,是孩子“語言能力匱乏”的表現?
2.時代在發展,每一代孩子的性格和所出生的時代不同,也注定了每一代孩子之間會出現難以逾越的差別。3.如九零后和零零后之間,雖然都是出生在";快車道上";,但這兩代人不僅思想觀念上有著天差地別,就連行為方式也大相徑庭。4.直到現在的零五后出生,一些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差異又成為了時下熱議的話題。5.大約是從前兩年開始,一些大家早就習以為常的漢語詞語和成語被新時代的年輕人們";重新賦能"。6.而諧音的應用由來已久,90后這一代年輕人首次接觸到";諧音梗";,想來還是在小學時期。
導讀2.時代在發展,每一代孩子的性格和所出生的時代不同,也注定了每一代孩子之間會出現難以逾越的差別。3.如九零后和零零后之間,雖然都是出生在";快車道上";,但這兩代人不僅思想觀念上有著天差地別,就連行為方式也大相徑庭。4.直到現在的零五后出生,一些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差異又成為了時下熱議的話題。5.大約是從前兩年開始,一些大家早就習以為常的漢語詞語和成語被新時代的年輕人們";重新賦能"。6.而諧音的應用由來已久,90后這一代年輕人首次接觸到";諧音梗";,想來還是在小學時期。
1. 經過了幾十年時間的驗證,"孩子就是未來"這件事早已經成為了大家心中不可違背的事實。2. 時代在發展,每一代孩子的性格和所出生的時代不同,也注定了每一代孩子之間會出現難以逾越的差別。3. 如九零后和零零后之間,雖然都是出生在"快車道上",但這兩代人不僅思想觀念上有著天差地別,就連行為方式也大相徑庭。4. 直到現在的零五后出生,一些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差異又成為了時下熱議的話題。5. 大約是從前兩年開始,一些大家早就習以為常的漢語詞語和成語被新時代的年輕人們"重新賦能"。6. 而諧音的應用由來已久,90后這一代年輕人首次接觸到"諧音梗",想來還是在小學時期。7. 當初英語開始添加到小學課程中去的時候,為了能夠背好課本上那一串又一串阿拉伯字母,學生們就開始玩起了諧音梗,什么"鼓搗貓呢"、"鼓搗衣服呢"之類的諧音玩得是不亦樂乎。8. 甚至于網絡上一度有無數的搞笑段子,專門就在拿這些諧音來開玩笑。9. 到了現在,當代年輕人逐漸退出校園,走向社會的各個崗位之后,當年被"開發"得七七八八的校園隨著新鮮血液的灌入,又開始活躍了起來。10. 既然90后讀書時有著專屬的"諧音梗",那身后"后浪"的下一代又怎么會甘愿只做一個"接盤俠"呢?11. 隨著英語的普及,簡簡單單的文字諧音已經無法為當代學子們"大開腦洞"來提供動力了。12. 于是,新的"拼音梗"在當下學生們的醞釀之中出現了。13. 其實"拼音梗"的首次出現,要比當代學子們出生的年份更早。14. 當年互聯網剛剛在國內城市普及,網上沖浪逐漸成為時下最"潮流"的休閑方式之后,"拼音梗"的早期形象就在網絡上開始緩慢的流行了起來。15. 什么"PLMM(漂亮美眉)"、"ZXJJ(知心姐姐)"之類的拼音縮寫,在當時可以說是應用程度最廣、使用人數最多幾種稱呼縮寫了。16. 但隨著網絡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接觸到網絡的人也越來越多之后,尚在雛形階段的"拼音梗"就失去了蹤跡,成為了網絡信息"犧牲者"中的一員。17. 而到了現在,"拼音梗"借助當代學子之手重新流行起來之后,卻被家長們當做了孩子們"語言能力匱乏"的表現,這個誤會可就大了。18. 孩子們用拼音的方式創造出來的"新型詞匯",不僅不是因為語言能力匱乏,反而是因為語言能力太過豐富,才使得"拼音成語"不斷地從當代學子們腦海中"蹦跶"出來。19. 要不是因為思想活躍,創造力豐富,對語言已經開始有了創造性思維的話,這些看似毫無意義甚至有些牽強附會的"拼音成語",又怎么可能會出現呢?20. 試想一下,一個思想麻木,對生活毫無信心,對未來毫無展望的孩子,能夠創造得出"YYDS"嗎?21. 而且從不同時代孩子們的不同特征來看,當代學子們的"拼音梗"實際上和90后這一代求學時衍生出來的"諧音梗"是一樣的,只不過當代學子們創造出來的東西,已經脫離了漢字,在往著更高的層次進發了。22. 看到這里,興許有的朋友們就要問了,怎么脫離了漢字還是在往著更高層次去進發呢?脫離漢字那不就是"數典忘祖"嗎?23. 其實各位想得沒有錯,漢字是中華文明形成的根源,從當年倉頡造出第一個漢字開始,經過了數千年時間的發展,漢字才完成了現如今這樣完整、龐大的體系。24. 可也正是因為這樣,對漢字的運用方式就成為了發展漢字的主要手段。25. 別看孩子們用的是拼音,但這個拼音所反應過來的,其實正是對漢字不同方式的應用。26. 比如前文中提到的"YYDS",按照漢字"翻譯"過來,不就是"永遠的神"這種簡單至極的字詞嗎?27. 在這些孩子出生以前,這些字詞就已經出現了,但在這些孩子之前,又有多少人創造過多少類似這樣的短語呢?28. 所以說,恰恰是因為"拼音梗"的出現,才把這一代孩子們在對漢語言使用的新局面展示在了世人的面前。29. 新局面都打開了,竟然還有人要用"孩子們語言能力匱乏"來抨擊他們?30. 每個時代都有著每個時代的特征,想當年九零后這一代人還在學校的時候,社會上就已經有人把九零后這一代叫做"垮掉的一代"了呢。31. 所以,面對時代所帶來的一些"副作用",大家更應該用客觀的態度去面對,而不是像一個活了好幾百歲的"經驗主義者"那樣,習慣性的抱有什么批判和懷疑的態度。32. 事實上,漢語本身和其他語言并沒有什么不同,都屬于人們用于日常交流的一種語言工具。33.就如同90后當年學習英語一樣,漢語本身也是一種通過后天學習而得到的技能,既然是技能,那針對這項技能展開延伸、拓展之類的操作又有什么不妥呢?34. 時代在變化,時代之中的萬事萬物都在發生變化,在這種變化之中,孩子們對語言的使用方式上面進行一些小小的創新,難道不是一件可以抱著胳膊"作壁上觀"的好事嗎?35. 畢竟孩子們又不蠢,也不可能會"傻"到在公共場合使用這些"拼音詞語"。36. 生活在這個時代中的大家的生活方式會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但思想卻無法因為時代的發展而得到發展,因為真正能夠使得大家思想得到發展的,只有自己。37. 面對著這些發生在大家生活中的,看起來有些"不同尋常"的場景,何妨打開自己的眼睛,用更新穎的、更客觀的目光去看待這些變化呢?38. 比如當代學子們的"拼音梗",去加入他們,了解他們難道不是一種比批判他們更好的方式嗎?39. 現在流行的"拼音梗",是孩子"語言能力匱乏"的表現?40. 家長不要誤會孩子,"拼音梗"并不是語言能力匱乏。
現在流行的“拼音梗”,是孩子“語言能力匱乏”的表現?
2.時代在發展,每一代孩子的性格和所出生的時代不同,也注定了每一代孩子之間會出現難以逾越的差別。3.如九零后和零零后之間,雖然都是出生在";快車道上";,但這兩代人不僅思想觀念上有著天差地別,就連行為方式也大相徑庭。4.直到現在的零五后出生,一些從來沒有出現過的差異又成為了時下熱議的話題。5.大約是從前兩年開始,一些大家早就習以為常的漢語詞語和成語被新時代的年輕人們";重新賦能"。6.而諧音的應用由來已久,90后這一代年輕人首次接觸到";諧音梗";,想來還是在小學時期。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