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這首詩主要運用了間接抒情與情景交融的寫作手法。詩人通過描繪初夏時節雨過天晴后,眺望原野所見的田園風光,表達出對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田園生活的眷戀。詩中“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兩句,通過詩人的動作和心理描寫,表現出他內心的迷茫與彷徨。隨后的“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則描繪了一幅寧靜祥和的自然景象。接著,詩人運用動態描寫手法,“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以牧人與獵人歸來的場景,進一步烘托出田園生活的寧靜和諧。最后,“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兩句,詩人借古人的典故,抒發了自己對隱居生活的向往與無奈。《野望》是王績的代表作,也是現存唐詩中最早的一首格律完整的五言律詩。全詩語言自然流暢,風格樸素清新,擺脫了初唐時期輕靡艷麗的詩風,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詩中通過景物描寫與情感抒發相結合的手法,不僅描繪了一幅美麗的自然風光畫卷,更深刻地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復雜情感。整首詩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與向往,以及對現實社會的某種無奈與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