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510600552.jpg)
藝術創作的靈感來源于自然,是人類對自然的觀察、理解和再創造過程。兒童畫作同樣源自于此。寫生作為藝術創作的重要來源,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尤其是中高年級,其主要目的已轉變為培養學生的技法。然而,在小學低年級,甚至幼兒階段,繪畫更多地以記憶畫為主。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由教師帶領學生畫,或通過臨摹,指導學生如何準確地描繪所學物體。這種做法長此以往,會束縛學生的獨立創造能力,使他們變得依賴性很強,最終失去自我觀察和自我表達的能力。在美術創作中,兒童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能力,以個人的速度進行創作。教師無需擔心作業的難度或限制,每個孩子都會以自己的方式完成作業。通過觀察和實踐,他們能夠提煉自己的概念。美術創作的過程本身就是一種自主活動,極大地降低了挫折感對兒童的影響。通過直觀感受,他們可以走出造型概念化的束縛,大膽地取舍,這是一種創造力的體現。在這個創作過程中,那些擅長思維、情感和幻想的兒童,應該得到教師的尊重。教學方法應多樣化,教師應當提供多種途徑幫助學生達到既定目標。同時,也應高度評價兒童美術表現的自發性,欣賞他們作品中蘊含的思想、活力和愉悅。低年級的寫生教學應成為美術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應是全部。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協調好寫生與其他繪畫形式的關系。對低年級的寫生教學,必須充分考慮兒童的身心特點,不能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他們。對他們來說,只能要求他們盡其所能地通過觀察,憑借感覺和獨特的視覺角度,抓住事物的特征、比例和色彩,允許他們的感覺方式和能力自由地表達。在題材選擇上,要注意適合低年級學生的特點,才能吸引他們的興趣。在許多情況下,視覺形象更容易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并為語言交流提供基礎。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給予信息,也應接受來自學生方面的信息。只有當學生開始明白自己的表達得到重視時,他們才會以更大的興趣去努力學習。良好的素質,特別是創造能力,從小得到培養,其意義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