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調料DIY,冬令時節吃火鍋,除了主料選用新鮮活成的葷素菜外,配上調料也是至關重要的。自制的“火鍋調料”,不僅適合自己的口味,還能在“調”料中找到樂趣。接下來介紹幾種調料,愿君不妨一試。
棒棒料:芝麻醬(或花生醬)先用冷開水邊下邊調成厚糊狀,再加入已炒好的紅油四川辣醬、生抽王、糖、醋、味精、蔥姜末、麻油,再調成薄糊狀即成。此調料富有四川辣味,適用于多種主料如粉絲、豆腐、素菜等。
蠔油料:鍋內放入植物油,加蒜泥炒香,再放入蠔油繼續炒透,后加入少許料酒、糖、味精、胡椒粉拌勻即可。此調料適合不吃辣的人,宜配蘸羊肉、牛肉、活蝦、蛤蜊、河蚌等活鮮主料。
紅油蒜泥料:四川辣醬炒出紅油,加入少許糖、生抽王、醋、味精、生蒜泥一起拌調即成。此調料辣中帶香,適合多種人的口味,宜配魚、腰、肫、雞片、粉絲、白菜、菠菜、豆腐等主料。
怪味料:紅油辣醬、蔥姜末、糖、醋、醬油、花椒粉、味精等。制法先將紅椒切細,在鍋內加入植物油燒到九成熱,放入辣椒細末炒透倒入碗內,然后加入其他配料一起拌和成糊狀即成。此調料以辣為主,兼有多種口味,適合配各種葷素菜等主料都可。
乳腐汁料:先將紅乳腐壓碎,加入少許冷開水拌成薄糊狀,再用潔紗布瀝去渣子,放入鍋內燒開加入少許糖、味精、白酒、鹽拌勻即可。此調料適配魚、蝦之類的主料為佳。
麻醬料:芝麻醬(或花生醬)用冷開水邊下邊調成厚糊狀,加入少許糖、鹽、生抽王、胡椒粉、味精、蔥白頭、香菜末、麻油拌和即成。此調料適合配蛤蜊、魚片、腰片和各種河鮮。
姜汁料:姜去皮切成末,加入醋、綿白糖、生抽王、鹽、味精,再加冷開水拌勻即可。此調料適合配魚、蝦、蟶子、海螺、蚧等。
麻醬油料:生抽王加入少量冷開水與糖、味精、麻油拌和即成。此料適配各種火鍋。
以東來順為例,東來順涮羊肉的調料,包含了"辛、辣、鹵、糟、鮮"的成分,構成了獨特的香味,與調料香是分不開的。
底湯方面,傳統東來順火鍋使用清湯,底料包括海米、蔥花、姜片、口蘑湯。其中,口蘑湯發揮著不可忽視的作用,與海米結合,使火鍋湯味道鮮美。
DIY簡化版的麻醬料如下:1.芝麻醬,醬豆腐,韭菜花,蝦油,香菜;2.香油,蒜;3.醬油;4.蠔油。鍋底為蔥,姜片,西紅柿,枸杞,草參片,紅棗,蝦皮,一點食用油。主料當然是羊肉片了,如果沒有,那就用冰箱凍成塊狀,用刀切出易熟小條。
火鍋因其地方不同而各具特色,各地風味各異。東北白肉火鍋、北京羊肉火鍋、蘇杭菊花火鍋、浙江八生火鍋、四川毛肚火鍋、云南滇味火鍋、湖南臘味火鍋、湘西狗肉火鍋、廣東海鮮火鍋、臺灣沙茶火鍋等,都具有獨特的風味。
火鍋雖好,但也需注意適宜人群。患有痛風病、嚴重腎臟病、高血壓病、膽囊炎、痤瘡、痔瘡、肛裂、慢性咽炎、胃病、常流鼻血和牙齦出血的人不宜食用。患有糖尿病、高血脂病的人也應避免食用油膩的火鍋,以免影響病癥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