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配制鹽酸標準溶液c=0.1mol/L
怎樣配制鹽酸標準溶液c=0.1mol/L
在標定鹽酸溶液的過程中,我們采用的原理是Na2CO3與HCl反應生成NaCl、CO2和H2O。為了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更窄,更易觀察,我們使用了溴甲酚綠-甲基紅混合指示劑。該混合指示劑的堿色為暗綠,變色點的pH值為5.1,酸色為暗紅色,這使得顏色變化更為明顯。進行標定時,所需的儀器包括滴定管(50ml)、三角燒瓶(250ml、135ml)、瓷坩堝、稱量瓶等。首先,需對基準物進行處理:取適量研細的無水碳酸鈉,置于潔凈的瓷坩堝中,在沙浴上加熱。保持270至300℃的溫度下持續攪拌1小時,防止碳酸鈉結塊。加熱結束后,將碳酸鈉移入干燥的稱量瓶中,并在干燥器中冷卻后稱量。
導讀在標定鹽酸溶液的過程中,我們采用的原理是Na2CO3與HCl反應生成NaCl、CO2和H2O。為了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更窄,更易觀察,我們使用了溴甲酚綠-甲基紅混合指示劑。該混合指示劑的堿色為暗綠,變色點的pH值為5.1,酸色為暗紅色,這使得顏色變化更為明顯。進行標定時,所需的儀器包括滴定管(50ml)、三角燒瓶(250ml、135ml)、瓷坩堝、稱量瓶等。首先,需對基準物進行處理:取適量研細的無水碳酸鈉,置于潔凈的瓷坩堝中,在沙浴上加熱。保持270至300℃的溫度下持續攪拌1小時,防止碳酸鈉結塊。加熱結束后,將碳酸鈉移入干燥的稱量瓶中,并在干燥器中冷卻后稱量。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512520952.jpg)
配制0.01mol/L的鹽酸溶液時,我們首先需要量取0.9毫升的鹽酸,并緩緩加入到1000毫升的水中。這一過程需在良好的保存條件下進行,確保溶液在兩個月內穩定有效。在標定鹽酸溶液的過程中,我們采用的原理是Na2CO3與HCl反應生成NaCl、CO2和H2O。為了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更窄,更易觀察,我們使用了溴甲酚綠-甲基紅混合指示劑。該混合指示劑的堿色為暗綠,變色點的pH值為5.1,酸色為暗紅色,這使得顏色變化更為明顯。進行標定時,所需的儀器包括滴定管(50ml)、三角燒瓶(250ml、135ml)、瓷坩堝、稱量瓶等。首先,需對基準物進行處理:取適量研細的無水碳酸鈉,置于潔凈的瓷坩堝中,在沙浴上加熱。保持270至300℃的溫度下持續攪拌1小時,防止碳酸鈉結塊。加熱結束后,將碳酸鈉移入干燥的稱量瓶中,并在干燥器中冷卻后稱量。稱取一定量的無水碳酸鈉(0.01至0.02克),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入新煮沸冷卻后的蒸餾水(0.01mol/L加10ml)。加入10滴溴甲酚綠-甲基紅混合指示劑,用待標定的鹽酸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暗紅色。隨后,煮沸2分鐘,冷卻后繼續滴定至溶液再次呈暗紅色。同時進行空白試驗。通過計算可得鹽酸標準溶液的濃度C,公式為C=m/(V*0.0529),其中m為無水碳酸鈉的質量(克),V為滴定消耗HCl的ml數。在配制和標定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項:一是溶液應在良好的保存條件下存放,有效期為兩個月;二是如發現溶液出現沉淀或有霉菌生長,應進行復查。
怎樣配制鹽酸標準溶液c=0.1mol/L
在標定鹽酸溶液的過程中,我們采用的原理是Na2CO3與HCl反應生成NaCl、CO2和H2O。為了使指示劑的變色范圍更窄,更易觀察,我們使用了溴甲酚綠-甲基紅混合指示劑。該混合指示劑的堿色為暗綠,變色點的pH值為5.1,酸色為暗紅色,這使得顏色變化更為明顯。進行標定時,所需的儀器包括滴定管(50ml)、三角燒瓶(250ml、135ml)、瓷坩堝、稱量瓶等。首先,需對基準物進行處理:取適量研細的無水碳酸鈉,置于潔凈的瓷坩堝中,在沙浴上加熱。保持270至300℃的溫度下持續攪拌1小時,防止碳酸鈉結塊。加熱結束后,將碳酸鈉移入干燥的稱量瓶中,并在干燥器中冷卻后稱量。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