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出自清朝小說家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第一卷《成仙》一章:“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黃巾氅服運汪搜,岸然道貌。”這里的“道貌岸然”用來形容表面上看起來正經嚴肅,實際上內心卻不道德,有不良行為的人。在魯迅的《準風月談·吃教》中,也有類似的用法:“宋儒岸然道貌,而竊取禪師的語錄。”這里的“岸然道貌”指的就是上述成語。此外,清朝紀昀的《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一》中也有這樣的描述:“甚有隱隱躍躍,現秘戲圖者;而回顧其形,則皆岸然道貌也。”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一百零四回中:“因看見端甫道貌岸然,不敢造次。”這也是對該成語的應用。綜上所述,這句話出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并且被后人廣泛引用,用來形容那些表里不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