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憲光”請教1請教他是誰
向“憲光”請教1請教他是誰
1910年1月,俄國獲悉土耳其正試圖從英國船廠訂購新型無畏艦,為對抗土耳其海軍的威脅,俄國通過俄黑海艦隊擴軍計劃,為黑海艦隊建造3艘戰列艦。以塞瓦斯托波爾級戰列艦為藍本,于1911年10月開工建造三艘瑪麗亞皇后級戰列艦。1913年10月19日,“瑪麗亞皇后”號首先下水;1914年4月15日,“亞歷山大三世”號下水;1914年6月6日,“葉卡捷琳娜二世”號下水。三艘戰列艦分別于1915年6月10日、6月27日和10月18日竣工服役。瑪麗亞皇后級戰列艦采用與塞瓦斯托波爾級相同的12門305毫米口徑主炮,重新設計三聯裝主炮炮塔,副炮采用20門130毫米/L55炮,裝備有水下魚雷發射管。動力上,采用20座亞羅式燃煤/燃油混燒鍋爐,分別布置在5個鍋爐艙內,裝備帕森斯蒸汽輪機。
導讀1910年1月,俄國獲悉土耳其正試圖從英國船廠訂購新型無畏艦,為對抗土耳其海軍的威脅,俄國通過俄黑海艦隊擴軍計劃,為黑海艦隊建造3艘戰列艦。以塞瓦斯托波爾級戰列艦為藍本,于1911年10月開工建造三艘瑪麗亞皇后級戰列艦。1913年10月19日,“瑪麗亞皇后”號首先下水;1914年4月15日,“亞歷山大三世”號下水;1914年6月6日,“葉卡捷琳娜二世”號下水。三艘戰列艦分別于1915年6月10日、6月27日和10月18日竣工服役。瑪麗亞皇后級戰列艦采用與塞瓦斯托波爾級相同的12門305毫米口徑主炮,重新設計三聯裝主炮炮塔,副炮采用20門130毫米/L55炮,裝備有水下魚雷發射管。動力上,采用20座亞羅式燃煤/燃油混燒鍋爐,分別布置在5個鍋爐艙內,裝備帕森斯蒸汽輪機。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512473452.jpg)
瑪麗亞皇后級戰列艦是沙皇俄國建造的戰列艦,同型艦三艘:瑪麗亞皇后號、亞歷山大三世號、葉卡捷琳娜大帝號。建造過程中,亞歷山大三世號竣工前改名為“自由”號,葉卡捷琳娜大帝號最初建造時命名為“葉卡捷琳娜二世”號,俄國二月革命后改名“自由俄羅斯”號。1910年1月,俄國獲悉土耳其正試圖從英國船廠訂購新型無畏艦,為對抗土耳其海軍的威脅,俄國通過俄黑海艦隊擴軍計劃,為黑海艦隊建造3艘戰列艦。以塞瓦斯托波爾級戰列艦為藍本,于1911年10月開工建造三艘瑪麗亞皇后級戰列艦。1913年10月19日,“瑪麗亞皇后”號首先下水;1914年4月15日,“亞歷山大三世”號下水;1914年6月6日,“葉卡捷琳娜二世”號下水。三艘戰列艦分別于1915年6月10日、6月27日和10月18日竣工服役。瑪麗亞皇后級戰列艦采用與塞瓦斯托波爾級相同的12門305毫米口徑主炮,重新設計三聯裝主炮炮塔,副炮采用20門130毫米/L55炮,裝備有水下魚雷發射管。動力上,采用20座亞羅式燃煤/燃油混燒鍋爐,分別布置在5個鍋爐艙內,裝備帕森斯蒸汽輪機。盡管有所改進,瑪麗亞皇后級仍然存在不足,試航時發現“瑪麗亞皇后”號艦艏浮力不足,造成軍艦略帶首傾,導致軍艦的操縱困難。只能通過消減艦體前部艙內載荷進行補救。其他兩艘則沒有類似問題。各艦在俄國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經歷了不同的命運。瑪麗亞皇后號因主炮塔彈藥庫爆炸而沉沒,后被打撈并拆毀;葉卡捷琳娜大帝號自沉;亞歷山大三世號被德軍捕獲后,又經歷了多次易名和命運波折。性能數據方面,瑪麗亞皇后級戰列艦標準排水量22800噸,滿載排水量24000噸;長168米,寬27.33米,吃水8.3米;動力為20座鍋爐、2臺蒸汽輪機,主機功率26500軸馬力;最大航速21節;續航力3000海里/16節;武備包括12門三聯裝305毫米主炮、20門130毫米副炮、76毫米高炮4門、457毫米魚雷發射管4座;裝甲方面,主裝甲帶上部203毫米、下部262毫米;甲板76毫米;炮塔305毫米;指揮塔305毫米;艦員1252人。
向“憲光”請教1請教他是誰
1910年1月,俄國獲悉土耳其正試圖從英國船廠訂購新型無畏艦,為對抗土耳其海軍的威脅,俄國通過俄黑海艦隊擴軍計劃,為黑海艦隊建造3艘戰列艦。以塞瓦斯托波爾級戰列艦為藍本,于1911年10月開工建造三艘瑪麗亞皇后級戰列艦。1913年10月19日,“瑪麗亞皇后”號首先下水;1914年4月15日,“亞歷山大三世”號下水;1914年6月6日,“葉卡捷琳娜二世”號下水。三艘戰列艦分別于1915年6月10日、6月27日和10月18日竣工服役。瑪麗亞皇后級戰列艦采用與塞瓦斯托波爾級相同的12門305毫米口徑主炮,重新設計三聯裝主炮炮塔,副炮采用20門130毫米/L55炮,裝備有水下魚雷發射管。動力上,采用20座亞羅式燃煤/燃油混燒鍋爐,分別布置在5個鍋爐艙內,裝備帕森斯蒸汽輪機。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