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513671652.jpg)
婚姻中的指責和抱怨,往往不是因為“我愛你”,而是因為“我情緒管理不當”。指責并非愛的表達,而是婚姻的破壞因素。有人婚姻生活中,為何傾向于不斷指責伴侶?這往往是因為對婚姻的期望過高,當期望落空,轉變為失望,指責和抱怨便成了試圖改變對方的方法。實際上,對婚姻期待不高的女性,反而可能過得更幸福。我們結婚的目的是什么?這個問題,你有沒有深入思考過?對婚姻的期待不同,可能決定了婚后幸福與否。我采訪了兩位朋友,她們給出了不同的答案。莎莎:結婚前,我以為他會永遠對我好。莎莎說,結婚前,男友對她百依百順,呵護有加。盡管家境一般,莎莎還是選擇了他。但結婚后,男友的工作變得繁忙,對她的關注減少了。婆婆同住,也讓莎莎感到不適應。她試圖通過發脾氣來尋求關注,卻發現男友不再像以前那樣包容。她感到失望和不滿,婚姻生活并不如她所期待的那樣美好。靈兒:到了年齡就結婚,過得不好就離婚。靈兒30歲時結婚,男友追求了她兩年。盡管父母擔心她年齡漸長,但她和男友的關系并未急于求成。他們理智地看待婚姻,沒有過多物質上的要求。靈兒對婚姻沒有太多幻想,她現實地考慮了自己的責任和需求。她早已規劃好,若父母需要照顧,她會承擔責任;而公婆有問題時,她愿意出錢讓大姐負責。這種現實的期待,使得她在婚姻中沒有過多失望。靈兒的婚姻生活出乎意料地和諧,公婆和大姑姐都對她的付出表示感激。她說,沒有過多期待,也就減少了失望,而婚姻的幸福感往往來源于兩人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