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禁,魏國五良將之一,曾隨鮑信起兵,后歸附曹操,擔任官軍司馬。他多次參與曹操的征戰,敗呂布,破袁紹,與其他五良將輪流擔任先鋒官。建安二十四年,于禁前往救援被關羽圍困的曹仁,卻因水淹七軍被擒,最終投降吳國。后因關羽被孫權所破,于禁歸順吳國,直到黃初二年才被送回魏國。他因羞愧于畫像中的降敵場景,不久后病死,追謚為厲侯。龐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人。他曾隨馬騰平定羌、氐等外族叛亂,后在與曹操征戰時,擔任馬超的先鋒官,大破敵軍。曹操平定漢中后,龐德投降曹操,被封為立義將軍,封關門亭侯。后來,龐德領軍與曹仁共攻宛城,討伐關羽。在樊城之戰中,龐德力戰不屈,最終被關羽所俘殺。曹操聽聞此事,深感悲痛,封其子為列侯。在《三國演義》中的“水淹七軍”一回中,曹操命于禁為南征將軍,龐德為先鋒,統帥七路大軍救援樊城。關羽設計水淹七軍,于禁和龐德被困。于禁最終投降,而龐德在戰斗中不屈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