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何齡修.讀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3、根據GB3469-83《文獻類型與文獻載體代碼》規定,參考文獻類型及文獻類型,以單字母方式標識:專著M;報紙N;期刊J;專利文獻P;匯編G;古籍O;技術標準S;學位論文D;科技報告R;參考工具K;檢索工具W;檔案B;錄音帶A;圖表Q;唱片L;產品樣本X;錄相帶V;會議錄C;中譯文T;樂譜I;電影片Y;手稿H;微縮膠卷U;幻燈片Z;微縮平片F;其他E。4、參考文獻可用符號:“:”用于字幕、字幕、出版者、制作者、頁碼與連續出版物分開的文件;“,”后續責任人使用的原文件名稱、出版年份、生產年份、專利文件類型、專利國、卷號、零件號、連續出版的分離文件;“;”用于序列號、序列號及后續“原位置”項;“( )”用于確定者、發行號、零件號、報紙版本、生產地、生產者和生產年份;“[ ]”用于作者編制的文件類型標識和說明內容;“?”除上述項目外,其他說明項目后接“?”。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