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進出口貿易面臨的問題中國大豆國際競爭力分析
中國糧食進出口貿易面臨的問題中國大豆國際競爭力分析
然而,國內糧食市場穩定的不確定性因素也不容忽視。首先,國際高糧價可能繼續推高國內糧價。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為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美國、巴西等國家糧食能源化趨勢將加強,生物能源對食糖、玉米、大豆、棕櫚油和小麥等原料的需求將持續大幅上升,可能導致國際糧價持續上漲,進而加大國內糧價上漲的風險。其次,玉米等糧食加工需求的強勁可能繼續推高糧價。第三,今年初南方地區的嚴重雨雪冰凍災害可能對糧食生產造成嚴重影響。第四,農資價格可能持續上漲,這可能抵消糧價上漲和惠農政策的好處,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不利于穩定糧食生產。綜合來看,2008年我國糧食市場價格可能在高位穩定基礎上保持基本穩定。
導讀然而,國內糧食市場穩定的不確定性因素也不容忽視。首先,國際高糧價可能繼續推高國內糧價。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為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美國、巴西等國家糧食能源化趨勢將加強,生物能源對食糖、玉米、大豆、棕櫚油和小麥等原料的需求將持續大幅上升,可能導致國際糧價持續上漲,進而加大國內糧價上漲的風險。其次,玉米等糧食加工需求的強勁可能繼續推高糧價。第三,今年初南方地區的嚴重雨雪冰凍災害可能對糧食生產造成嚴重影響。第四,農資價格可能持續上漲,這可能抵消糧價上漲和惠農政策的好處,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不利于穩定糧食生產。綜合來看,2008年我國糧食市場價格可能在高位穩定基礎上保持基本穩定。
2007年,我國糧食實現了連續第四年的增產,產量比上年增加了70億斤,增長率為0.8%。需要注意的是,我國糧食供求關系正經歷重大轉變,從過去的總量平衡轉向總量偏緊,品種結構矛盾日益凸顯??傮w而言,2008年有利于保持糧食生產穩定和市場穩定的因素較多。首先,農業部門預計,2007年全國秋冬糧食播種面積保持在3.8億畝。若氣候條件正常,2008年我國有基礎實現糧食生產的穩定增長。其次,中央強調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并加大了對農業的支持力度,這有助于提高糧食主產區農民種糧的積極性,從而穩定國內糧食生產。第三,國家采取了包括控制糧食出口和臨時價格干預在內的宏觀調控措施,這有助于穩定國內價格預期。然而,國內糧食市場穩定的不確定性因素也不容忽視。首先,國際高糧價可能繼續推高國內糧價。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為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美國、巴西等國家糧食能源化趨勢將加強,生物能源對食糖、玉米、大豆、棕櫚油和小麥等原料的需求將持續大幅上升,可能導致國際糧價持續上漲,進而加大國內糧價上漲的風險。其次,玉米等糧食加工需求的強勁可能繼續推高糧價。第三,今年初南方地區的嚴重雨雪冰凍災害可能對糧食生產造成嚴重影響。第四,農資價格可能持續上漲,這可能抵消糧價上漲和惠農政策的好處,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不利于穩定糧食生產。綜合來看,2008年我國糧食市場價格可能在高位穩定基礎上保持基本穩定。預計2008年冬小麥產量略有增產,但春小麥產量可能減產,總產量與上年相比變化不大。受畜牧業發展和生物能源加工需求增加的影響,小麥的飼料和工業消費將加快增長,因此小麥消費總量可能略增,價格將保持穩定。粳稻供需預計將趨于平衡,在最低收購價支持下,價格也將保持穩定。而早秈稻和晚秈稻可能存在供需缺口,價格將繼續在高位穩定。玉米價格可能繼續上漲。由于去年大豆價格漲幅較大,預計2008年東北主產區將增加大豆種植面積,而縮減玉米種植面積。玉米深加工需求保持強勁,隨著生豬生產的恢復,飼料需求將明顯增加,推動玉米價格進一步上漲。同時,美國玉米播種面積略有減少,加工需求擴張,國際玉米價格上漲壓力增大,也將支撐我國玉米價格上漲。大豆價格可能回調。國內供需因素預計今年大豆種植面積可能增加,需求保持穩定增長。國際市場方面,預計今年美國擴大了10%的大豆種植面積,巴西和阿根廷大豆可能增產,全球大豆產量可能增加10%,國際大豆市場價格可能回落,進而導致國內大豆價格呈回調趨勢。在連續四年豐收之后,今年糧食增產的起點更高,難度更大。保障糧食基本供給不脫銷不斷檔,保持糧油產品價格不大漲不大落,對于防止經濟增長過熱、防止價格明顯通貨膨脹,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至關重要。建議:1. 加強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建設,確保有效供給。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提高農業抗風險能力。當前要抓好抗災救災和災后農業生產恢復,穩定今年的糧油生產。繼續實施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提高農民種糧積極性,促進糧食生產穩定發展。2. 加強和改善糧食市場宏觀調控,增強應對市場波動能力。優化儲備結構和區域布局,完善儲備吞吐調節機制,建立動態管理機制,引導市場價格。加強食品應急保障能力建設,確保糧油食品供給不脫銷不斷檔。3. 建立糧食市場監測預警體系,密切跟蹤國內外市場形勢和變化趨勢,完善供求和價格信息發布制度,增強調控科學性和預見性。4. 建立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的進出口戰略機制,構建全球糧食資源供應鏈體系,靈活運用進出口手段,完善進出口調節機制,促進國內糧食供求基本平衡。5. 加強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和調控,穩定農資價格,確保種糧比較收益不下降,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
中國糧食進出口貿易面臨的問題中國大豆國際競爭力分析
然而,國內糧食市場穩定的不確定性因素也不容忽視。首先,國際高糧價可能繼續推高國內糧價。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為減少對石油的依賴,美國、巴西等國家糧食能源化趨勢將加強,生物能源對食糖、玉米、大豆、棕櫚油和小麥等原料的需求將持續大幅上升,可能導致國際糧價持續上漲,進而加大國內糧價上漲的風險。其次,玉米等糧食加工需求的強勁可能繼續推高糧價。第三,今年初南方地區的嚴重雨雪冰凍災害可能對糧食生產造成嚴重影響。第四,農資價格可能持續上漲,這可能抵消糧價上漲和惠農政策的好處,影響農民種糧積極性,不利于穩定糧食生產。綜合來看,2008年我國糧食市場價格可能在高位穩定基礎上保持基本穩定。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