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5/wz/18532979552.jpg)
你可能認為骨瓷之所以得名,是因為它帶有某種骨質的色澤,或者因為它比其他餐具更為堅固。又或許,你從未深思過這個問題。但遺憾的是,骨瓷中的骨頭并非只是一個形象的名字。實際上,骨瓷確實含有真正的骨頭。在制作骨瓷的過程中,骨頭會被高溫煅燒或加熱,直至其內部不再含有任何有機物質。之后,這些骨頭會被磨碎成粉末,這種粉末被稱為骨灰,其中含有豐富的鈣、磷和氧。骨灰的加入不僅使得瓷器更耐碎裂,同時也賦予了瓷器半透明性,使其看起來更加優(yōu)雅。這也是判斷骨瓷真?zhèn)蔚囊粋€有效方法:根據The Spruce Crafts的說明,當手指放在燈光前,透過瓷器應該能夠看到手指的輪廓。與其它種類的瓷器相比,骨瓷器是一種相對較新的發(fā)明。在18世紀中期,英國藝術家Thomas Frye和他的同事在其瓷器廠中開始嘗試使用骨灰,但直到19世紀,陶藝家Josiah Spode II開始在他的產品中大量使用骨灰,骨瓷才開始真正流行起來。據斯波德博物館信托基金會所述,Josiah Spode I,一名陶藝家,在1796年首次將牛骨灰加入到他的瓷器中,而在次年其父去世后,年輕的Spode繼承了家族產業(yè)。大約十年后,骨瓷開始被其它英國瓷器制造商所采用,并逐漸進入美國市場。實際上,Spode II的比例配方——六份骨灰、四份瓷石和三份瓷土——至今仍被認為是生產骨瓷的標準方法。如今,雖然可以購買到合成的骨灰,但它可能與天然的骨灰有所不同。The Ceramic Shop指出,“由于煅燒骨的某些特性難以通過合成方式重建,因此仍然使用真正的牛骨來制造這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