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鱔,亦稱鱔魚、田鱔或長魚,主要分布在我國各地(西北高原地區除外)。它們對棲息環境適應性強,棲息地包括池塘、稻田、溝渠以及沼澤和濕地等泥底水域。黃鱔屬肉食性動物,以嗅覺和觸覺捕食,夜間活動頻繁,尤其在夏季。作為變溫動物,黃鱔能在1至32攝氏度的水溫下生存,最適宜的水溫范圍是21至28攝氏度。它們在10至30攝氏度水溫下的進食活動最為活躍。因此,5月至10月被視為釣黃鱔的最佳季節,夜晚則是最佳釣捕時段。黃鱔主要棲息在底質為淤泥的靜水或緩流水域,挖掘洞穴作為棲息地。它們通常在白天隱藏在水底洞穴中,夜間出來尋找食物。黃鱔的洞穴一般較深邃,長度約為魚體長的3倍,結構復雜,通常有兩個洞口,有時在水位變化大的水體中會有三個以上的洞口。黃鱔的鰓已嚴重退化,需將頭伸出水面呼吸,因此喜歡棲息在離水面較近的洞中。在水稻田中,黃鱔多數在田埂邊作穴。在家中養殖黃鱔,若水質管理得當,黃鱔可以在有限的空間內存活7天。養殖黃鱔的池塘應靠近水源、水質清新、無污染源,面積以10667平方米為宜,坡比為1:2.5至3,池底平坦,水深1.5至2.0米。放養規格為25克左右的黃鱔,放養密度為1.5千克/平方米。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