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業力影響輪回6道苦不堪言?
受業力影響輪回6道苦不堪言?
2.例如,吸毒者在吸毒時,盡管身處痛苦,卻誤以為自己置身于天堂;然而,一旦毒癮發作,他又仿佛墮入地獄。只要毒品在手,他便能短暫地回到“天堂”。3.這是因為眾生未能洞察因果關系,只關注眼前利益,導致如此境遇,最終以悲慘結局收場。4.吸毒者之所以陷入如此境地,是因為他們被感覺迷惑,對喜歡的感受極力貪求,對不喜歡的則拼命抗拒。不知感覺是幻,這是愚癡;對喜歡的感受貪愛,對不喜歡的則充滿憤怒與仇恨,這是嗔恚。5.心中的貪嗔癡三毒形成觀念,支配行為,養成習慣,最終形成強大的業力,正如佛教中所述。6.業力支配著人們,使他們無法獲得自由,從而產生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身心煩惱,如受煎熬)以及生老病死等諸多痛苦。
導讀2.例如,吸毒者在吸毒時,盡管身處痛苦,卻誤以為自己置身于天堂;然而,一旦毒癮發作,他又仿佛墮入地獄。只要毒品在手,他便能短暫地回到“天堂”。3.這是因為眾生未能洞察因果關系,只關注眼前利益,導致如此境遇,最終以悲慘結局收場。4.吸毒者之所以陷入如此境地,是因為他們被感覺迷惑,對喜歡的感受極力貪求,對不喜歡的則拼命抗拒。不知感覺是幻,這是愚癡;對喜歡的感受貪愛,對不喜歡的則充滿憤怒與仇恨,這是嗔恚。5.心中的貪嗔癡三毒形成觀念,支配行為,養成習慣,最終形成強大的業力,正如佛教中所述。6.業力支配著人們,使他們無法獲得自由,從而產生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身心煩惱,如受煎熬)以及生老病死等諸多痛苦。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4/wz/18547296052.jpg)
1. 覺悟者深知,因迷失本來面目而輪回六道的生命處于無盡的痛苦之中,然而,迷失者卻因顛倒妄想,將苦視為樂。2. 例如,吸毒者在吸毒時,盡管身處痛苦,卻誤以為自己置身于天堂;然而,一旦毒癮發作,他又仿佛墮入地獄。只要毒品在手,他便能短暫地回到“天堂”。3. 這是因為眾生未能洞察因果關系,只關注眼前利益,導致如此境遇,最終以悲慘結局收場。4. 吸毒者之所以陷入如此境地,是因為他們被感覺迷惑,對喜歡的感受極力貪求,對不喜歡的則拼命抗拒。不知感覺是幻,這是愚癡;對喜歡的感受貪愛,對不喜歡的則充滿憤怒與仇恨,這是嗔恚。5. 心中的貪嗔癡三毒形成觀念,支配行為,養成習慣,最終形成強大的業力,正如佛教中所述。6. 業力支配著人們,使他們無法獲得自由,從而產生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身心煩惱,如受煎熬)以及生老病死等諸多痛苦。7. 對于覺悟者而言,這個世界即是極樂,因為他們明白萬法皆空,萬法唯心,從而在心靈上超越一切苦難。8. 而對于迷失者來說,這個世界雖有苦,但尚可忍受(娑婆世界之“娑婆”即是還可以忍受的意思)。9. 正因如此,“受業力影響輪回六道苦不堪言”這一真理性的命題,常被無知者視為迷信,被覺悟者視為“戲論”(即沒有意義的話)。10. 只有當生命真正感受到業力帶來的深重痛苦時,他們才會對這一真理產生共鳴,從而開始尋求人生解脫之路。詳情
受業力影響輪回6道苦不堪言?
2.例如,吸毒者在吸毒時,盡管身處痛苦,卻誤以為自己置身于天堂;然而,一旦毒癮發作,他又仿佛墮入地獄。只要毒品在手,他便能短暫地回到“天堂”。3.這是因為眾生未能洞察因果關系,只關注眼前利益,導致如此境遇,最終以悲慘結局收場。4.吸毒者之所以陷入如此境地,是因為他們被感覺迷惑,對喜歡的感受極力貪求,對不喜歡的則拼命抗拒。不知感覺是幻,這是愚癡;對喜歡的感受貪愛,對不喜歡的則充滿憤怒與仇恨,這是嗔恚。5.心中的貪嗔癡三毒形成觀念,支配行為,養成習慣,最終形成強大的業力,正如佛教中所述。6.業力支配著人們,使他們無法獲得自由,從而產生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身心煩惱,如受煎熬)以及生老病死等諸多痛苦。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