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單位制:有幾個,是什么,?
國際單位制:有幾個,是什么,?
2.這七個基本單位分別代表物理量的基本度量,包括長度(米,m)、質量(千克,kg)、時間(秒,s)、電流(安培,A)、熱力學溫度(開爾文,K)、光強度(坎德拉,cd)以及物質的量(摩爾,mol)。3.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確定了這些單位作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并在1960年的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上正式將這一度量衡體系命名為“國際單位制”,并確定了其符號為“SI”。4.隨后,在1974年的第十四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被增加為基本單位,從而使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總數增加到七個。
導讀2.這七個基本單位分別代表物理量的基本度量,包括長度(米,m)、質量(千克,kg)、時間(秒,s)、電流(安培,A)、熱力學溫度(開爾文,K)、光強度(坎德拉,cd)以及物質的量(摩爾,mol)。3.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確定了這些單位作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并在1960年的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上正式將這一度量衡體系命名為“國際單位制”,并確定了其符號為“SI”。4.隨后,在1974年的第十四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被增加為基本單位,從而使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總數增加到七個。
![](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4/wz/18544411952.jpg)
1. 國際單位制(SI)是一套全球通用的度量衡體系,它基于七個基本單位,這些單位構成了該體系的基礎。2. 這七個基本單位分別代表物理量的基本度量,包括長度(米,m)、質量(千克,kg)、時間(秒,s)、電流(安培,A)、熱力學溫度(開爾文,K)、光強度(坎德拉,cd)以及物質的量(摩爾,mol)。3. 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確定了這些單位作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并在1960年的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上正式將這一度量衡體系命名為“國際單位制”,并確定了其符號為“SI”。4. 隨后,在1974年的第十四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被增加為基本單位,從而使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總數增加到七個。
國際單位制:有幾個,是什么,?
2.這七個基本單位分別代表物理量的基本度量,包括長度(米,m)、質量(千克,kg)、時間(秒,s)、電流(安培,A)、熱力學溫度(開爾文,K)、光強度(坎德拉,cd)以及物質的量(摩爾,mol)。3.1954年,第十屆國際計量大會確定了這些單位作為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并在1960年的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上正式將這一度量衡體系命名為“國際單位制”,并確定了其符號為“SI”。4.隨后,在1974年的第十四屆國際計量大會上,物質的量的單位摩爾被增加為基本單位,從而使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總數增加到七個。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