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50104/wz/18542820052.jpg)
如何有效辨別信息真?zhèn)?如何查聯(lián)想電腦的真?zhèn)?隨著社交媒體平臺的興起,對于新聞或熱點事件的各種“反轉”,我們已經(jīng)屢見不鮮。比如眼癌女童事件,某大V聲稱女童的家人詐捐,引發(fā)大量網(wǎng)友攻擊謾罵女童家人。事實上,這完全是謠言,而大V和網(wǎng)友的謾罵行為已經(jīng)給女童及其家人造成極大的傷害。在傳播學中,有一個概念叫“后真相“,一般指媒體(包括主流媒體和自媒體)或一些人為了流量或自身利益,無視客觀事實,盲目迎合網(wǎng)友的情緒與心理,使用斷言、猜測、感覺等表達方式,強化、極化某種特定觀點,攻訐抹黑對手。那么,在信息泥沙俱下的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中,我們該如何有效分辨謠言與真相呢?今天,我為大家介紹一本書《學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這本書可以指導我們,在面對互聯(lián)網(wǎng)上的龐雜信息時,如何不被情緒左右,用冷靜的思考分辨出信息的真?zhèn)巍!秾W會提問-批判性思維指南》該書的作者是博林格林州立大學的杰出經(jīng)濟學教授尼爾?布朗,全書立論嚴謹,深入淺出,貼近實際,指導性強,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在美國被譽為指導批判性思維“最成功的”書籍之一。至今已出至第七版,堪稱經(jīng)典書籍。海綿式思維VS淘金式思維首先,請大家思考一下,當我們看到一條新聞或一個說法,為什么選擇相信或者不相信?事實上,我們在判斷一件事是真是假的時候,很少僅僅關注這件事本身,而是會借助這件事情之外的很多元素。比如,去看看其他媒體怎么說,去看看科學家們怎么說,又或者結合自己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做出判斷。那么,在這樣的判斷背后體現(xiàn)的是怎樣的思維呢?本書就介紹了兩種接受信息的思維方式:海綿式和淘金式。海綿式思維,是指對外界信息照單全收,接受一切信息,這種方式是被動的。而淘金式思維是主動的,人們對接收到的信息會進行思考和分析,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當人們進行海綿式思維時,只需要開啟記憶功能,不需要思考,這個過程毫不費力。而淘金式思維除了開啟記憶功能,還需要不斷思考和分析,比較費力。因此,我們在看到某個信息時,一定要充分調(diào)用我們的思考和聯(lián)想能力,做到”沙里淘金“。批判性思維的核心工具:論證那么,我們用什么樣的方法對信息去偽存真呢?這個方法或工具就是論證。論證,即擺事實講道理,對信息做邏輯推理。而論證包含三個元素,論點、論據(jù)和論證過程。論點就是觀點,沒什么好講的。論證過程也可以叫邏輯推理過程。在各大社交媒體平臺中,我們可以經(jīng)常看見各種邏輯謬誤,常見的有滑坡謬誤、稻草人謬誤、因果謬誤、訴諸情感、訴諸權威、虛假兩難等等。在我的微頭條中有對這幾種常見邏輯謬誤的解釋。論據(jù)是用于證明論點的真實數(shù)據(jù)和事實。一些數(shù)據(jù)是真實可查的,比較好分辨。而有一些數(shù)據(jù)或事實是查不到或無法核實的,這時就需要用作者的可信度輔助判斷。如果是信譽良好的專家提出的論據(jù),那么可信度就較高。因為篇幅有限,更多的內(nèi)容就不展開介紹了,本書有對論證的詳細介紹,建議大家找來看看。自我批判如果我們已經(jīng)學會了批判性思維了,是不是我們就可以到處去批評別人的觀點了呢?當然不是,批判性思維的重點其實并不在于批評別人的觀點,而是自我批評。本書作者提出了兩種層次的批判性思維:弱批判思維和強批判思維。如果你使用批判性思維的方法,只是在不斷捍衛(wèi)自己的觀點或想法,或者是為了駁斥那些與自己觀點不一的人,那么就屬于弱批判思維。而強批判思維則是要求我們對自己的觀點也要做足推理論證,將批判思維同時用于自己的觀點和他人的觀點,盡力找出自己觀點的問題,這樣就可能避免沉溺于自己的觀點無法自拔,進而不斷加深自己的偏見。我想大家應該都聽過一個詞,叫”同溫層“。在社交媒體上,我們總喜歡關注跟自己觀點類似的人,會很自然的反感與我們觀點不一致的人。事實上,我們要盡量避免這樣的情況,應當強迫自己思考不同的觀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越發(fā)理性的看待問題,而不是走向偏執(zhí)和極端。希望大家在看完本書后,能培養(yǎng)起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和習慣。#泛文化寫作營##閱讀的溫度#作者介紹:@王可讀書,專注于分享優(yōu)質(zhì)的信息、書籍、游戲等內(nèi)容,感興趣請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