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tǒng)大全為您提供近期接到若干讀者反饋,希望能夠普及一下Linux,包括某些專門為安全而優(yōu)化的發(fā)行版(比如TAILS)。所以俺考慮從幾個不同的方面,掃盲一下基于Linux內核的操作系統(tǒng)。考慮到很多讀者不是IT從業(yè)人員,俺盡量寫得"傻瓜化"一些,希望能讓技術菜鳥看明白。今天這篇,先來說說:一個新手該如何一步步搞定它,從"菜鳥"進化為"老鳥".(為了打字省力,以下把"基于Linux內核的操作系統(tǒng)"簡稱為"Linux")*兩種思想上的誤區(qū)按照俺的風格,先來說說兩種思想上的誤區(qū)(學習其它技術,通常也存在這兩個誤區(qū))。◇望而卻步有些新手把"掌握Linux"看得過于復雜,看得高不可攀。這是非常沒有必要的。如果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抱有這種想法或許還情有可原(畢竟那時候Linux內核剛問世沒幾年)。但是如今捏?Linux都已經二十幾歲了。經過這么些年的發(fā)展,已經變得很成熟,很傻瓜化了。在易用性方面,它跟Windows的差距已經很小了。如果你還在懷疑Linux的易用性,不妨看看如今Android手機的市場份額--Android就是基于Linux內核搭建的。◇急于求成和上面的"望而卻步"心態(tài)相反,有些新手帶有一種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企圖一口吃成胖子。這也是不對滴。為啥很多人有這種想法捏?主要是被"急功近利"的風氣影響,變得浮躁了。對于心態(tài)浮躁的同學,建議你看看Peternorvig寫的好文《十年學會編程》(Peternorvig是Google研究總監(jiān))*如何循序漸進?介于上述兩種心態(tài)之間,俺的觀點是:循序漸進。下面來說說,在上手Linux的過程中,該如何循序漸進?◇從"虛擬機"到"實體機"去年俺專門寫了一個《掃盲操作系統(tǒng)虛擬機》的系列(已經寫完)。沒看過的同學,強烈建議你先去看看。看完這個系列,你自然就能體會到"操作系統(tǒng)虛擬機"的種種好處。對于一個新手,一定要先從虛擬機里面開始折騰,而不要直接在實體機上折騰。虛擬機的好處之1--不用擔心搞壞系統(tǒng)虛擬機,顧名思義,是"虛擬的".隨便你怎么折騰(即使是格式化硬盤),都不會影響到你的實體機(HostOS)虛擬機的好處之2--快照功能在你摸索的階段,可以充分利用虛擬機的"快照功能"."快照功能"就如同"后悔藥".比如你想修改某項系統(tǒng)設置,如果你對此沒有把握,可以先做好一個快照,然后再修改。萬一改壞了,直接回退到這個快照,系統(tǒng)就恢復原樣啦。虛擬機的好處之3--降低裝硬件驅動的麻煩常見的虛擬機軟件(比如VirtualBox、VMware),在虛擬系統(tǒng)(GuestOS)中仿真出來的虛擬硬件,往往是比較常見的硬件。因為是比較常見的虛擬硬件,所以你在虛擬機中安裝Linux,Linux通常都能直接識別出那些虛擬硬件。這就避免了折騰硬件驅動的麻煩。以上就是關于"Linux裝在虛擬系統(tǒng)"的種種好處。只有當你已經脫離了"菜鳥"階段,再考慮把你的實體機換成Linux.◇從"業(yè)余環(huán)境"到"工作環(huán)境"有一句至理名言叫:"從實踐中學習".當你已經學會如何裝Linux,學會了一些基本的操作,之后就要在實際環(huán)境中使用它(也就是"實踐")。那么先從哪種環(huán)境開始實踐比較好捏?俺建議先從自己的業(yè)余環(huán)境中開始實踐。不要首先在工作環(huán)境中嘗試。因為當你的水平還不夠的情況下,如果首先在工作環(huán)境中嘗試,萬一出了啥差錯,會影響到你的工作。而如果在業(yè)余的環(huán)境中嘗試,出了差錯風險較小。比方說,你可以專門開一個虛擬系統(tǒng)(GuestOS),裝好Linux,在業(yè)余時間用來上網。◇從"圖形界面"到"命令行界面"作為一個新手,剛開始會被各種各樣的Linux命令搞得眼花繚亂。為了降低學習曲線的陡峭程度,你可以先從圖形界面入手。先通過圖形界面,了解Linux的各種功能。等到你慢慢熟悉了,再逐步學習命令行界面的使用。順便再羅嗦一下:命令行界面是Linux的精髓之一。善于使用命令行,可以大大提升你的效率。所以,一開始你可以完全依賴"圖形界面";但如果要想提升,必須讓自己逐步適應"命令行界面".◇從"傻瓜化"到"DIY"有些"傻瓜化"的發(fā)行版,它會把各種各樣你可能需要的軟件都事先內置了。一旦裝好系統(tǒng)之后,(你只需使用它的默認設置)就可以完成日常操作了。顯然,這類發(fā)行版更容易讓菜鳥上手。但是,如果你想在Linux領域有所深入,想要充分發(fā)揮其特長,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傻瓜化"的層面;相反,你要通過逐漸的摸索,不斷地折騰,搞定各種"DIY".在折騰的過程中,你自然會學到很多東西。另外,俺也說了,Linux相比Windows的特色之一就是:高度的可定制化。所以,你可以利用Linux的這個特色,定制非常個性化的系統(tǒng)環(huán)境,以提高你使用操作系統(tǒng)的效率。?*如何選擇發(fā)行版?Linux有千奇百怪的發(fā)行版(洋文叫distribution),有幾百種之多。不同的發(fā)行版有各自的特色。你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發(fā)行版。很多初學者經常困擾于如何選擇發(fā)行版。在這里,俺先給出第一個建議:一定要選"成熟的"發(fā)行版。對初學者而言,選擇成熟的發(fā)行版,有助于你少走彎路,避免浪費時間。判斷某個發(fā)行版是否"成熟",可以看如下幾方面:◇文檔是否足夠完善這點對于初學者尤其重要。如果某個發(fā)行版缺乏完善的文檔,對初學者是巨大的障礙。◇用戶數是否足夠多如果你使用的發(fā)行版,用戶過于稀少。萬一你碰到問題,就比較難在網上找到答案。反之,如果你用的發(fā)行版,用戶數量較大。那么你碰到的問題,通常別人已經碰到過N次了。網上已經有很多相關的討論了。那么你就比較容易Google到答案。◇解決Bug(發(fā)布補丁)的速度是否夠快只要是軟件,難免會有Bug--Linux系統(tǒng)當然也不例外。有Bug不可怕,可怕的是有了Bug卻遲遲得不到解決(沒補丁或補丁發(fā)布太慢)。對于成熟的發(fā)行版,通常有足夠多足夠牛的維護人員,所以成熟發(fā)行版解決問題(發(fā)布補丁)的速度通常較快。而不成熟的發(fā)行版,維護人員不多,反應速度自然差得多。上述這三個指標,第一個比較容易判斷。后面兩個指標,對某些菜鳥而言,比較難判斷。不過沒關系,有一個捷徑--你可以通過維基百科來判斷某個發(fā)行版的成熟度。某個發(fā)行版的詞條寫得越詳細,通常說明這個發(fā)行版越成熟。(提醒一下,可以同時參考中英文兩個語種的維基百科詞條)考慮到篇幅,沒法在本文中詳細介紹各種類型的發(fā)行版。所以,俺另寫了一篇博文《掃盲Linux:如何選擇發(fā)行版》,從多個角度介紹不同發(fā)行版的特色。*從哪里獲得文檔和資料?◇維基百科首先,要善于利用維基百科(尤其是英文維基百科)。通過維基百科,你不但可以找到某個發(fā)行版或某個軟件的概要介紹,還可以找到與之相關的一系列軟件。舉個例子,如果你想找輕量級的發(fā)行版,只需訪問維基百科的這個頁面,就可以一目了然。◇發(fā)行版的官網剛才說了,成熟的發(fā)行版,必定有相對完善的文檔。所以,你可以去該發(fā)行版的官網,通常就能找到比較詳細的文檔。另外,有些成熟的發(fā)行版還會提供多語種的文檔。說到文檔的語言,稍微跑題一下:在折騰Linux的過程中,俺強烈建議大伙兒還是盡量看英文文檔。有如下好處:1.如果你英文的基礎不行,順便可以提升一下英文的閱讀能力2.英文文檔相比其它語種的文檔:更新更及時、內容更詳細、覆蓋面更廣。◇相關軟件的官網如果你使用的是"成熟的"的發(fā)行版,那么該發(fā)行版內置的軟件,通常也是比較成熟的。這就意味著,這些軟件的官網,通常也會有比較完善的文檔。所以,如果你使用某個軟件碰到困難,可以去該軟件的官網看相關的文檔。◇相關的論壇成熟的發(fā)行版或者成熟的軟件,通常都有專門的論壇/郵件列表。你可以去這些地方尋找你要的文檔。(提醒一下:要善于使用Google搜索的site語法)◇其它LinuxDocumentationProject(簡稱LDP)上面匯總了許多HowTo類和FAQ類的文檔。除了上述這些,俺也會抽空分享一些關于Linux的書籍到俺的網盤上。相比網上的文章/文檔,某些好的書籍可以有助于系統(tǒng)化地學習相關知識。*碰到問題如何解決?在你摸索的過程中,勢必會碰到很多問題,這時候你需要學會利用互聯網自己找答案。如果你是Linux的新手,你碰到的問題,通常是低級問題(所謂的"低級問題"就是說,這個問題之前已經有N個人碰到過了,屬于比較普通常見的)。這種情況下,你通常可以利用搜索引擎,找到自己需要的解答以上就是系統(tǒng)大全給大家介紹的如何使的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好了,如果大家還想了解更多的資訊,那就趕緊點擊系統(tǒng)大全官網吧。?本文來自系統(tǒng)大全http:///如需轉載請注明!推薦:win7純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