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殼鮑魚的做法【原料】帶殼鮮鮑魚200克。 偏口魚肉50克、火腿肉30克、凈冬筍35克、熟青豆20克。紹酒25克、精鹽10克、雞蛋清20克、濕淀粉20克、雞油5克、蔥、蒜、姜各10克、清湯250克、味精15克、5%的堿液500克。【制法】將帶殼鮑魚洗凈,入沸水稍煮。挖出肉,劈成0.16厘米的片。火腿、冬菇切成長3.3厘米、寬1.3厘米、厚0.16厘米的片。魚肉制成泥,加入碗內,加濕淀粉、紹酒、精鹽、雞蛋清、蔥姜末攪勻,倒入大盤攤平(留出盤邊)。鮑魚殼用5%的堿液刷洗干凈,再放入沸水煮一下,撈出控水,鮑魚殼朝上,整齊地按在魚泥上入籠蒸5分鐘取出。炒鍋內放清湯、精鹽、紹酒,鮑魚片、冬筍、火腿、青豆,燒沸撇去浮沫,甩漏勺撈出平均放在鮑魚殼內,鍋內的湯用濕淀粉勾芡,放入味精,淋上雞油,澆在鮑魚上即成。【特點】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保持原形別具一格。鮮鮑魚:新鮮鮑魚即為活鮑魚,這種鮮鮑魚,在用刷子刷洗其殼后,將鮑魚肉整粒挖出,切去中間與周圍的堅硬組織,以粗鹽將附著的黏液清洗干凈。活鮑魚在清潔處理后,一般不需刻意烹調,就可品嘗到絕佳的風味。其中以“沙西米”生吃法較為普遍,也有整粒炭烤與白灼的烹飪方式。瘦肉鮑魚湯:功效:由于夏枯草有清肝明目、清熱散結的作用;瘦豬肉有滋陰補肌的作用,再配合具有育陰潛陽作用的鮑魚,使煲成的這一款“夏枯草瘦肉煲鮑魚湯”有平肝熄風、止頭痛、除煩躁的作用,對于肝腸亢盛的血壓高病癥的治療,是有一定的作用的。原料:鮑魚(連殼) 500克,夏枯草50克,瘦豬肉20克。做法:只要揀選新鮮鮑魚,將鮑魚殼和鮑魚肉分離。鮑魚殼用清水擦洗干凈,去掉泥污;鮑魚肉去掉污穢粘連部分,再用清水洗干凈,切成片狀。再加上夏枯草、瘦豬肉,一齊放入已經用猛火煲滾了的清水內,改用中火,繼續煲3小時左右,以少許幼鹽調味,即可佐膳飲湯吃肉了鮑魚鵪鶉特點:紅中帶綠,鮮香郁濃,肉質鮮嫩。原料:鮮鮑魚200克,鵪鶉2只,蘑菇25克,黃瓜200克,花生油750克(實耗75克),料酒10克,醬油5克,精鹽4克,雞骨湯250毫升,蛋清1個,大蔥3克,胡椒粉2克,生姜2克,芝麻油5克,大蒜1克,淀粉10克。制作過程:1、將鮑魚洗凈,控干,切成寬3片;蘑菇水發后,去蒂梗,洗凈,再將鵪鶉摜死,去凈毛,去骨臟,洗凈,去骨,將肉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裝入盆內,加1.5克鹽、蛋清、5克淀粉,拌勻;大蔥去皮,洗凈,切成長3段;生姜去皮,大蒜去皮,洗凈后切剁成碎;黃瓜洗凈,切絲。2、炒鍋燒熱,放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時,投入鵪鶉肉,劃散,翻炸2分鐘后,撈出,控油,余油倒入油罐。3、炒鍋留25克豆油,燒熱,倒入蔥段、青豆,翻炒幾下,倒入過油后的鵪鶉,加醬油、糖、料酒和200毫升清水,蓋上蓋,用中火煨3分鐘,加味精,用淀粉勾芡,淋上芝麻油,撒上焙好的芝麻,即可 紅燒活鮑魚以色澤紅亮、肉質軟潤、味香濃郁而被專家評委評為海鮮名菜。現將做法介紹如下:原料:青島本地活鮑魚;配料:老雞、老鴨、脊骨、火腿、蔥、姜;調料:鮑魚醬、上湯、雞汁、雞粉、生油、鹽、雞油、濕淀粉。做法:將活鮑魚宰殺去內臟,留肉用牙刷刷干凈、清凈,取沙鍋底部墊雞、鴨骨塊加湯,上面將處理干凈的鮑魚擺上以水沒過鮑魚為準,中火燒開,小火煨8-9小時即可,將煨透入味的鮑魚裝盤;另起鍋加上湯、加調味品,調準口味及色澤,用生粉勾芡加明油澆在煲好的鮑魚上即成。特點:色澤紅亮、肉質軟潤,鮑魚味香醇濃郁。注意事項:鮑魚必須鮮活,死鮑魚和冰凍的鮑魚其色澤口感都無法達到要求。煲時必須用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