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三藩的過程是
平三藩的過程是
此后,吳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再向北發展,康熙帝抓住機會調整戰略、安排兵力。他首先堅決打擊吳三桂,而對其他的反叛者卻實行招撫,通過分化力量而孤立吳三桂。軍事上僅以湖南為進攻的重點,同時能夠充分信任漢將,這樣就鼓舞了朝廷軍隊的士氣。在耿精忠、尚之信歸順清廷之后,吳三桂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稱帝,立國號周,建元昭武,大封諸將。其實這時的吳三桂已到了窮途末路。他積郁而死后,將所謂的";帝位";傳給孫子吳世璠。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軍進入云南省城昆明,吳世璠自殺,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對于清廷來說,是確立穩定的皇朝統治的標志。
導讀此后,吳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再向北發展,康熙帝抓住機會調整戰略、安排兵力。他首先堅決打擊吳三桂,而對其他的反叛者卻實行招撫,通過分化力量而孤立吳三桂。軍事上僅以湖南為進攻的重點,同時能夠充分信任漢將,這樣就鼓舞了朝廷軍隊的士氣。在耿精忠、尚之信歸順清廷之后,吳三桂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稱帝,立國號周,建元昭武,大封諸將。其實這時的吳三桂已到了窮途末路。他積郁而死后,將所謂的";帝位";傳給孫子吳世璠。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軍進入云南省城昆明,吳世璠自殺,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對于清廷來說,是確立穩定的皇朝統治的標志。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0929/wz/18163708152.jpg)
清廷入關后為了對付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和南明政府的反抗,封云南的吳三桂、廣東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為藩王。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決定。吳三桂首先于這年11月殺云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將矛頭指向朝廷。吳三桂軍由云、貴而開進湖南,幾乎占據湖南全省。進而占據四川,四川官員紛紛投降。福建、廣東、廣西、陜西、湖北、河南還有臺灣的明鄭等地都有漢官、漢兵和少數民族上層人士,一些地區的農民、奴仆都迅速響應。此后,吳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再向北發展,康熙帝抓住機會調整戰略、安排兵力。他首先堅決打擊吳三桂,而對其他的反叛者卻實行招撫,通過分化力量而孤立吳三桂。軍事上僅以湖南為進攻的重點,同時能夠充分信任漢將,這樣就鼓舞了朝廷軍隊的士氣。在耿精忠、尚之信歸順清廷之后,吳三桂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稱帝,立國號周,建元昭武,大封諸將。其實這時的吳三桂已到了窮途末路。他積郁而死后,將所謂的"帝位"傳給孫子吳世璠。 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軍進入云南省城昆明,吳世璠自殺,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對于清廷來說,是確立穩定的皇朝統治的標志。
平三藩的過程是
此后,吳三桂在湖南沿江布置防御工事,不再向北發展,康熙帝抓住機會調整戰略、安排兵力。他首先堅決打擊吳三桂,而對其他的反叛者卻實行招撫,通過分化力量而孤立吳三桂。軍事上僅以湖南為進攻的重點,同時能夠充分信任漢將,這樣就鼓舞了朝廷軍隊的士氣。在耿精忠、尚之信歸順清廷之后,吳三桂于1678年(康熙十七年)在衡州稱帝,立國號周,建元昭武,大封諸將。其實這時的吳三桂已到了窮途末路。他積郁而死后,將所謂的";帝位";傳給孫子吳世璠。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軍進入云南省城昆明,吳世璠自殺,歷時8年的三藩之亂被平定。對于清廷來說,是確立穩定的皇朝統治的標志。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