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洛的貢獻有哪些
馬斯洛的貢獻有哪些
《動機和人格》(1954) 《存在心理學探索》(1962) 《科學心理學》(1967)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1970。馬斯洛心理學特別是他晚年的著作為超個人心理學奠定了理論基礎。他關于自我實現的人以及超越者的人格特征的研究促進了心理學對意識狀態的經驗研究。他晚年修訂了的需要層次模型是當代超個人發展理論的先導。馬斯洛將這種需要層次理論應用到工商管理、宗教、哲學和政治等領域,為后來超個人心理學的應用研究開辟了道路。最后是方法論的建設。馬斯洛曾提出,傳統的科學方法不足以解決人類心理的復雜問題,人本主義方法論不排除傳統的科學方法而是擴大科學研究的范圍,以解決過去一直排除在心理研究范圍之外的人類信念和價值問題
導讀《動機和人格》(1954) 《存在心理學探索》(1962) 《科學心理學》(1967)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1970。馬斯洛心理學特別是他晚年的著作為超個人心理學奠定了理論基礎。他關于自我實現的人以及超越者的人格特征的研究促進了心理學對意識狀態的經驗研究。他晚年修訂了的需要層次模型是當代超個人發展理論的先導。馬斯洛將這種需要層次理論應用到工商管理、宗教、哲學和政治等領域,為后來超個人心理學的應用研究開辟了道路。最后是方法論的建設。馬斯洛曾提出,傳統的科學方法不足以解決人類心理的復雜問題,人本主義方法論不排除傳統的科學方法而是擴大科學研究的范圍,以解決過去一直排除在心理研究范圍之外的人類信念和價值問題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0928/wz/18185666552.jpg)
主要著作: 《動機和人格》(1954) 《存在心理學探索》(1962) 《科學心理學》(1967)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1970 馬斯洛心理學特別是他晚年的著作為超個人心理學奠定了理論基礎。他關于自我實現的人以及超越者的人格特征的研究促進了心理學對意識狀態的經驗研究。他晚年修訂了的需要層次模型是當代超個人發展理論的先導。馬斯洛將這種需要層次理論應用到工商管理、宗教、哲學和政治等領域,為后來超個人心理學的應用研究開辟了道路。 最后是方法論的建設。馬斯洛曾提出,傳統的科學方法不足以解決人類心理的復雜問題,人本主義方法論不排除傳統的科學方法而是擴大科學研究的范圍,以解決過去一直排除在心理研究范圍之外的人類信念和價值問題。70年代末已出現一種以科學方法論加強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嘗試,代表人物是里奇克,他認為人本主義重新把目的論引進心理學是以新的范式取代舊的范式,但必須以辯證方法和嚴密邏輯增強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科學性才能完成這一轉變。
馬斯洛的貢獻有哪些
《動機和人格》(1954) 《存在心理學探索》(1962) 《科學心理學》(1967) 《人性能達到的境界》1970。馬斯洛心理學特別是他晚年的著作為超個人心理學奠定了理論基礎。他關于自我實現的人以及超越者的人格特征的研究促進了心理學對意識狀態的經驗研究。他晚年修訂了的需要層次模型是當代超個人發展理論的先導。馬斯洛將這種需要層次理論應用到工商管理、宗教、哲學和政治等領域,為后來超個人心理學的應用研究開辟了道路。最后是方法論的建設。馬斯洛曾提出,傳統的科學方法不足以解決人類心理的復雜問題,人本主義方法論不排除傳統的科學方法而是擴大科學研究的范圍,以解決過去一直排除在心理研究范圍之外的人類信念和價值問題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