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斤的稱另外一面是半斤嗎
2斤的稱另外一面是半斤嗎
老桿秤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了,據說最早是魯班發明的,當時約定1斤為13兩,將北斗的七星和南斗的六星共計13顆星刻在秤桿上定為一斤。后來統一度量衡后,又添加福祿壽三星,將16星定為1斤,這其實是過去的16進制。近代的10星桿秤;16顆星一斤的老桿秤一直沿用到上世紀50年代,現在農村的老人小時候基本上都用過這種秤。后來都改為統一的10顆星一斤的桿秤,這也是我們說的1市斤。老桿秤在農村雖然不常見了,但留下來的“秤文化”卻一直影響著現代人。例如我們常說兩個人彼此不相上下,相差不多的時候,經常用“半斤八兩”來表達,這里的“八兩”也是借用的老桿秤的16星1斤的說法,所以“八兩”就是“半斤”。
導讀老桿秤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了,據說最早是魯班發明的,當時約定1斤為13兩,將北斗的七星和南斗的六星共計13顆星刻在秤桿上定為一斤。后來統一度量衡后,又添加福祿壽三星,將16星定為1斤,這其實是過去的16進制。近代的10星桿秤;16顆星一斤的老桿秤一直沿用到上世紀50年代,現在農村的老人小時候基本上都用過這種秤。后來都改為統一的10顆星一斤的桿秤,這也是我們說的1市斤。老桿秤在農村雖然不常見了,但留下來的“秤文化”卻一直影響著現代人。例如我們常說兩個人彼此不相上下,相差不多的時候,經常用“半斤八兩”來表達,這里的“八兩”也是借用的老桿秤的16星1斤的說法,所以“八兩”就是“半斤”。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0928/wz/18185250352.jpg)
現在農村集市上,還經常看見賣菜的時候用桿秤來稱菜,對他們來說電子秤之類的“太高科技”有點操作不了,用老桿秤心里踏實,末了用“高高的秤”來表示自己的誠意。老桿秤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了,據說最早是魯班發明的,當時約定1斤為13兩,將北斗的七星和南斗的六星共計13顆星刻在秤桿上定為一斤。后來統一度量衡后,又添加福祿壽三星,將16星定為1斤,這其實是過去的16進制。近代的10星桿秤16顆星一斤的老桿秤一直沿用到上世紀50年代,現在農村的老人小時候基本上都用過這種秤。后來都改為統一的10顆星一斤的桿秤,這也是我們說的1市斤。老桿秤在農村雖然不常見了,但留下來的“秤文化”卻一直影響著現代人。例如我們常說兩個人彼此不相上下,相差不多的時候,經常用“半斤八兩”來表達,這里的“八兩”也是借用的老桿秤的16星1斤的說法,所以“八兩”就是“半斤”。農村買賣人常講“秤上虧心不得好,秤平斗滿是好人”,這也是“秤文化”對人們“誠信”、“公平”的軟約束。因為除了南斗、北斗的13顆星外,另外3星代表福、祿、壽。做生意時缺1兩即為缺福,缺2兩即為缺福、缺祿,若是缺3兩,此人的“福、祿、壽”盡失!希望以后的買賣人都“足斤足兩”,少一些“缺斤少兩”之人。
2斤的稱另外一面是半斤嗎
老桿秤在我國有很長的歷史了,據說最早是魯班發明的,當時約定1斤為13兩,將北斗的七星和南斗的六星共計13顆星刻在秤桿上定為一斤。后來統一度量衡后,又添加福祿壽三星,將16星定為1斤,這其實是過去的16進制。近代的10星桿秤;16顆星一斤的老桿秤一直沿用到上世紀50年代,現在農村的老人小時候基本上都用過這種秤。后來都改為統一的10顆星一斤的桿秤,這也是我們說的1市斤。老桿秤在農村雖然不常見了,但留下來的“秤文化”卻一直影響著現代人。例如我們常說兩個人彼此不相上下,相差不多的時候,經常用“半斤八兩”來表達,這里的“八兩”也是借用的老桿秤的16星1斤的說法,所以“八兩”就是“半斤”。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