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詩的意思是:東風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條裊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葉中間,不斷發(fā)出聲響。
出處:宋·劉攽《雨后池上》
原詩: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楹。
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
譯文:
一場大雨過后池塘里漲滿了水,非常平靜,好像蘸水輕輕磨光的鏡子照映著岸邊房屋的倒影。東風忽然吹起,下垂的柳條裊娜起舞,柳枝上的水珠撇向荷葉中間,不斷發(fā)出聲響。
擴展資料:
抓住“雨后”寫池塘,是別具匠心。一二句極寫雨后池塘之靜,靜得令人不忍心發(fā)出一點兒聲響,靜得令人陶醉,好似身臨其境,聞到了雨后清新的空氣,感受到了雨后平和的氣氛。
三句筆鋒突然轉(zhuǎn)寫動景。作者巧用一“萬”字,一來暗寫前面雨之大,二來調(diào)動讀者的聽覺,聯(lián)系垂柳舞的視覺效果,整個畫面生機盎然。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把雨后池塘的美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雨后池塘的景色,前人吟詠之作甚多,這首絕句,既寫了靜態(tài),又寫了動態(tài),動靜和諧,交相輝映,不失為一篇值得吟誦再三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