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0928/wz/18185039052.jpg)
方言是語言的變體,根據性質,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地域方言是語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別而形成的變體,是全民語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語言發展不平衡性而在地域上的反映。社會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會成員因為在職業、階層、年齡、性別、文化教養等方面的社會差異而形成不同的社會變體。 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的異同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察。 二者的相同點:第一,都是語言分化的結果,是語言發展不平衡性的體現;第二,都沒有全民性特點,社會方言通行于某個階層,地域方言通行于某個地域,當然,就地域而言,地域方言在一定的范圍內是有一定的全民性的;第三,都要使用全民語言的材料構成。 在我國現代幾大漢語方言中,北方方言可以看成是古漢語經過數千年在廣大北方地區發展起來的,而其余方言卻是北方居民在歷史上不斷南遷逐步形成的。在早期的廣大江南地區,主要是古越族的居住地,他們使用古越語,與古漢語相差很遠,不能通話。后來,北方的漢人曾有幾次大規模的南下,帶來不同時期的北方古漢語,分散到江南各地區,于是逐步形成現在彼此明顯不同的六大方言。現各方言之間差異究其原因有三:一是北方漢語與南方古越語在彼此接觸之前,其內部就有各自的地區性方言;二是北方漢語南下的時間不同,自然漢語本身就不相同;三是南方各方言分別在一定獨特環境中發展。 滿意請采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