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敘利亞局勢越來越緊張,而俄羅斯的態度尤其與眾不同。俄羅斯一方面政治上聲援敘利亞,一方面在軍事上也做出了派軍艦、賣武器的舉動。種種跡象表明,俄羅斯正在力挺敘利亞。這也引發了俄羅斯可能要軍事干預敘利亞事態的傳聞。 “敘利亞離俄羅斯很近” 俄羅斯方面近來一再強調:“任何對敘利亞的軍事干涉,都將打破中東格局,引發地區**。”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本月14 日批評西方國家正挑唆敘利亞極端反對派顛覆該國政權,稱當歐洲國家和美國紛紛表示不存在與敘**對話的可能性,并認為總統巴沙爾應該下臺之時,敘利亞反對派當然不會與**對話。 17日,拉夫羅夫再次表示,在敘參加抗議的人中既有平民,也有武裝人員。后者的目的并非推動**改革或推進民主他們正從鄰國不斷得到武器。如果反對派繼續向**軍發動攻擊,將把敘拖入內戰。拉夫羅夫還強調,絕對不應該用武力來解決中東地區的沖突。 拉夫羅夫表示,俄羅斯方面相信,外部勢力干涉內政的行為,以及在一些國家煽動叛亂的行為,將會給這一地區帶來嚴重后果。 俄羅斯總理普京18日在會見法國總理時表示,俄不贊成對敘利亞動武。普京說:“埃及至今未結束動亂。還有一些人企圖改變敘利亞。這對我們來說是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敘利亞離俄羅斯很近。” 軍艦到達敘利亞海域 據埃及阿拉伯電視臺報道,三艘俄羅斯軍艦進入敘利亞塔爾圖斯港水域。同時,有消息稱,俄羅斯唯一一艘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號也將在其他軍艦的護衛下,于12月初赴地中海東部進行遠洋巡航。據介紹,俄航母每次遠航地中海都要造訪敘利亞塔爾圖斯港。 塔爾圖斯港是俄海軍在前蘇聯地區以外唯一的軍事基地,于1971年建立,為在地中海執行任務的軍艦提供維修和加油服務。蘇聯解體后,地中海分艦隊撤銷,但基地保留了下來。俄軍事預測中心主任阿納托利·齊甘科認為,保留該基地也是為了監控目的。另據報道,俄軍最新型的 T-90主戰坦克近日運抵敘利亞,很快將部署到位。 支持敘利亞革命委員會主席馬哈茂德·阿里一哈姆扎表示:“俄支持敘當局由來已久。俄國防產品出口公司仍在繼續向敘出售武器。因此,敘請求俄軍事干預是完全有可能的。” 巴沙爾欽佩“客觀立場” 據國外媒體報道,敘利亞總統巴沙爾21日對俄羅斯在敘利亞問題上的“客觀立場表示非常欽佩”。 敘利亞發表的一份官方聲明說,巴沙爾今天會見了到訪的俄羅斯代表團,雙方討論了敘利亞事態的進展以及對地區和國際的影響。聲明指出,俄代表團成員譴責那些旨在動搖敘利亞穩定的陰謀詭計。 (宗禾) 專家觀點 在敘利亞問題上 俄羅斯沒有退路 本報時事報道顧問 山東大學政治學與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馬風書 敘利亞是俄羅斯在中東地區的重要盟友,是維護俄中東利益的重要戰略支撐,失去敘利亞將對俄造成難以估量的地緣政治損害。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后,美國利用俄羅斯國力衰落和收縮之機,大肆在中東地區擴張,排除異己,震懾周邊,竭力構建受其控制和主導的地緣戰略轄區。它發動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積極推動波及眾多國家的“阿拉伯之春”、武裝干涉利比亞、制裁和威脅伊朗、威脅和干涉敘利亞等都是其“大中東計劃”的組成部分。 相反,冷戰結束給俄羅斯帶來了巨大的地緣戰略損失,它不僅失去了東歐這一抗衡西方的巨大地緣戰略屏障,而且在巴爾干和中東僅剩的幾個盟友也相繼被制伏,幾無立足之地。 敘利亞是俄羅斯的盟友,是其制衡西方和應對中東沖突的重要支點,如果丟掉敘利亞,另一個友好國家伊朗也將面臨巨大危險,到時俄羅斯有可能被徹底擠出中東。不僅如此,西方國家還可以通過中東不斷向中亞和俄羅斯滲透,甚至影響俄國內局勢。這種可怕的前景是俄羅斯無論如何要極力避免的。因此,力挺敘利亞、避免利比亞悲劇在敘利亞重演,就成為俄羅斯唯一的選擇。 俄羅斯的舉動將極大地影響敘利亞局勢的未來走向。俄羅斯歷來是一個敢說敢做的國家,在使用強硬手段上從不手軟,這也是最令西方國家懼怕的。如果俄羅斯進一步表明其強硬立場,明確表示不惜以武力保衛敘利亞、抵御外部勢力的武裝干涉,那么可以肯定,利比亞一幕不會在敘利亞出現,敘國內局勢有可能通過對話、協商和政治經濟改革而逐步穩定。 盡管最近有報道說,美國航母正在駛近敘利亞,美國使館已宣布緊急撤僑,似乎表明美國要對敘利亞下手了,但我的理解是, 這可能是為了應對敘利亞國內可能發生的內戰所采取的措施,而不是對敘利亞開戰的前奏。因為,面臨明年總統大選的不明朗局勢,奧巴馬**必須確保一旦開戰就必須取勝,就像在利比亞那樣,否則他將輸掉明年的選舉。而在俄羅斯介入的情況下,能否取勝實無把握。即使最后能夠取勝,但與俄羅斯這樣的軍事大國直接發生武裝沖突的風險也是不可想象的。 假如西方國家真的攤牌,執意發動對敘利亞的軍事打擊, 俄羅斯拋棄敘利亞 的可能性也很小,因為從地緣戰略利益考慮它已沒有多少退路。更何況,如果事實證明在敘利亞問題上俄羅斯只不過是虛張聲勢,那么西方武力顛覆伊朗的信心將會大大增強,那時俄羅斯失掉的將不僅僅是敘利亞和中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