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儲管理指標主要分為
倉儲管理指標主要分為
1、存貨周轉率=期間內的發出總額/期間內的平均庫存。2、周轉天數則反之,=期間內的日平均庫存/期間內的日發出總額。二、存貨的績效評價量化指標。對存貨明確而又一致的績效評價是存貨管理過程中的關鍵一部分,績效評價既要反映服務水平又要反映存貨水平。如果只集中在存貨水平上,計劃者就會傾向于存貨水平最低,而有可能對服務水平產生負面影響,與此相反,如果把績效評價單一地集中在服務水平上,將會導致計劃者忽視存貨水平所以績效評價應能夠清楚地反映企業的期望和實際需要。三、倉庫資源利用程度。1.、地產利用率=(倉庫建筑面積/地產面積)×100%。2、倉庫面積利用率=(倉庫可利用面積/倉庫建筑面積)×100%。3、倉容利用率=(庫存商品實際數量或容積/倉庫應存數量或容積)×100%。
導讀1、存貨周轉率=期間內的發出總額/期間內的平均庫存。2、周轉天數則反之,=期間內的日平均庫存/期間內的日發出總額。二、存貨的績效評價量化指標。對存貨明確而又一致的績效評價是存貨管理過程中的關鍵一部分,績效評價既要反映服務水平又要反映存貨水平。如果只集中在存貨水平上,計劃者就會傾向于存貨水平最低,而有可能對服務水平產生負面影響,與此相反,如果把績效評價單一地集中在服務水平上,將會導致計劃者忽視存貨水平所以績效評價應能夠清楚地反映企業的期望和實際需要。三、倉庫資源利用程度。1.、地產利用率=(倉庫建筑面積/地產面積)×100%。2、倉庫面積利用率=(倉庫可利用面積/倉庫建筑面積)×100%。3、倉容利用率=(庫存商品實際數量或容積/倉庫應存數量或容積)×100%。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0928/wz/18185186452.jpg)
一、庫存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是用來衡量一個期間內存貨能周轉幾次,數值越大,庫存的利用率越高。1、存貨周轉率=期間內的發出總額/期間內的平均庫存2、周轉天數則反之,=期間內的日平均庫存/期間內的日發出總額二、存貨的績效評價量化指標對存貨明確而又一致的績效評價是存貨管理過程中的關鍵一部分,績效評價既要反映服務水平又要反映存貨水平。如果只集中在存貨水平上,計劃者就會傾向于存貨水平最低,而有可能對服務水平產生負面影響,與此相反,如果把績效評價單一地集中在服務水平上,將會導致計劃者忽視存貨水平所以績效評價應能夠清楚地反映企業的期望和實際需要。三、倉庫資源利用程度1.、地產利用率=(倉庫建筑面積/地產面積)×100%2、倉庫面積利用率=(倉庫可利用面積/倉庫建筑面積)×100%3、倉容利用率=(庫存商品實際數量或容積/倉庫應存數量或容積)×100%4、有效范圍=(庫存量/平均每天需求量)×100%5、 投資費用化=(投資費用/(單位庫存/單位時間)×100%6、 設備完好率=(期內設備完好臺數/同期設備總數)×100% 7、設備利用率=全部設備實際工作時數/設備工作總能力(時數))×100%四、服務水平1、缺貨率=(缺貨次數/顧客訂貨次數)×100%2、顧客滿足程度=(滿足顧客要求數量/顧客要求數量)×100%3、準時交貨率=(準時交貨次數/總交貨次數)×100%4、貨損貨差賠償費率=(貨損貨差賠償費總額/同期業務收入總額)×100%五、儲存能力與質量 1、倉庫吞吐能力實現率=(期內實際吞吐量/倉庫設計吞吐量)×100%2、 進、發貨準確率=(期內吞吐量. 出現差錯總量/期內吞吐量)×100%3、商品缺損率=(期內商品缺損量/期內商品總數)×100%
倉儲管理指標主要分為
1、存貨周轉率=期間內的發出總額/期間內的平均庫存。2、周轉天數則反之,=期間內的日平均庫存/期間內的日發出總額。二、存貨的績效評價量化指標。對存貨明確而又一致的績效評價是存貨管理過程中的關鍵一部分,績效評價既要反映服務水平又要反映存貨水平。如果只集中在存貨水平上,計劃者就會傾向于存貨水平最低,而有可能對服務水平產生負面影響,與此相反,如果把績效評價單一地集中在服務水平上,將會導致計劃者忽視存貨水平所以績效評價應能夠清楚地反映企業的期望和實際需要。三、倉庫資源利用程度。1.、地產利用率=(倉庫建筑面積/地產面積)×100%。2、倉庫面積利用率=(倉庫可利用面積/倉庫建筑面積)×100%。3、倉容利用率=(庫存商品實際數量或容積/倉庫應存數量或容積)×100%。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