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黨中央批準、國務院批復,自2018年起我國將每年農歷秋分設立為“中國農民豐收節”。6月21日,農業農村部部長韓長賦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了相關情況。
韓長賦說,“中國農民豐收節”是第一個在國家層面為農民設立的節日。設立這一節日將進一步強化“三農”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地位,營造重農強農的濃厚氛圍,凝聚愛農支農的強大力量,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促進農業農村加快發展。我國地域遼闊、物產豐富,各地收獲的時節有所不同,但多數地方都在秋季,秋收作物是大頭。兼顧南北方把秋分定為“中國農民豐收節”,便于城鄉群眾、農民群眾參與,也利于展示農業的豐收成果,包括科技成果和農民的創造,具有鮮明的農事特點。
韓長賦說,鼓勵各地從實際出發,結合當地的民俗文化、農時農事,組織開展好農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活動,做到天南地北、精彩紛呈。辦好“中國農民豐收節”既要有節日的儀式感,又要避免鋪張浪費,形成上下聯動、多地呼應、節儉樸素、歡慶熱烈的全國性節日氛圍。支持鼓勵農民開展與生產生活生態相關的豐富多彩的活動,讓農民成為節日的主角,農民的節日農民樂。來源: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