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我正在家里休息,一個回老家度假的朋友就打電話來跟我訴苦。原來他回家之后也沒能閑著,第一時間就被拉去給他三年級的小侄子輔導功課去了。
“我也不知道應該怎么辦,”他向我抱怨,“孩子是個好孩子,但是注意力太不集中了。我把他的手機拿走,他就玩手邊的筆和本子。后來我不讓他玩這些東西,結果他還是不能集中注意力,總是走神,寫一會兒作業,心思就不知道飛哪兒去了,直到我叫他,他才重新開始寫作業。”
我和朋友聊了很久,他的小侄子最大的問題就是貪玩,做事情不夠專注。其實孩子缺乏專注力的問題,困擾著所有的父母。我們自己當年也沒少因為這些事挨爸爸媽媽的罵。現實生活的經驗表明,拉開孩子之間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專注力。專注力是孩子學習和做事成功的關鍵,對孩子的一生至關重要。
心理學家們的研究表明:
5―6歲時: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0-15分鐘;
7-10歲時:兒童注意力集中時間約為15-20分鐘。
這就說明,盡管貪玩是孩子的天性,但是孩子依然能夠和成人一樣,專注于做某件事。只要爸爸媽媽能夠有意識地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和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就能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那么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呢?
一、給孩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的老師,也是孩子最直接的效仿對象。如果家長能夠給孩子樹立一個專注、認真的榜樣,孩子就會自然而然地去模仿。所以培養孩子專注力的第一步,是成為一個專注的父母。
二、不干擾孩子
要想培養孩子的專注力,爸爸媽媽們要盡量不去打擾孩子,讓他/她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比如孩子在看書的時候,千萬不要時不時地和他說話,或者給他遞東西。孩子的注意力一旦受到干擾,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重新集中起來。
三、選擇合適的輔助道具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是一個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的、漫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做各種各樣的活動,在豐富孩子生活的同時,培養孩子專注、認真的性格。
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手工,完成一張拼圖、建造一座積木城堡或者制作一張風箏,都可以在20分鐘左右的時間內,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同時又讓孩子全神貫注。
不過最好的方式,應該還是家長和孩子共同閱讀一本書,在閱讀中培養孩子的專注力。這種方式也被德國父母用在家庭教育中。
四、用德國父母的方法培養孩子專注力
眾所周知,德國人因其嚴謹、專注的做事風格而聞名,而他們的專注力也成就了“德國制造”。但德國人并不是天生就是高專注力,而是他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就非常重視專注力的培養。德國父母除了利用生活中的小事,如小到堅持吃完一頓飯,堅持看完一本書,大到堅持數十年如一日跳舞、跑步等,還通過親子閱讀的方式一點一滴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而他們大多選擇的便是著名老牌出版社Esslinger出版的《德國專注力親子游戲繪本》。
五、為什么選擇《德國專注力親子游戲繪本》?
?????這套專注力培養游戲書是Esslinger的看家產品,作者是德國著名插畫家吉多·萬德雷(Guido Wandrey),他迄今為止出版了45部作品,主要有認知紙板書、拼圖書、啟蒙讀物等,而代表作便是《德國專注力親子游戲繪本》。吉多·萬德雷從1997年就開始專門為兒童讀物繪畫,他的畫精美細致,色彩明亮,隨便裁剪一幅下來,都能掛在墻上作為風景畫。
游戲是快速提高孩子專注力的有效手段,這套繪本正是通過做“找一找”游戲的方式,快速提升孩子專注力,實現手、眼、腦等的全方位訓練。?
每本書都有數張全景式精美大圖畫,畫面豐富、有趣,比如城市街道上來來往往的行人和車輛、動物園里可愛的動物和游客。每幅大圖下面有十幾個小圖案,小朋友們可以和爸爸媽媽合作,在大圖中找出這些小圖案的位置,實現親子之間的開心互動。
這套繪本還有一個很大的特色,就是每冊書都附贈一本精心制作的《閱讀手冊》,內容也相當豐富。《閱讀手冊》給每幅圖設計了三個欄目:“火眼金睛”“科普小貼士”“情景小故事”。“火眼金睛”升級找找難度,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獨立完成這些任務,鍛煉孩子的思維力和問題解決能力;“科普小貼士”豐富孩子知識的同時,也能讓孩子更輕松地理解圖片里的內容;“情景小故事”給孩子示范如何看圖說話,引導孩子發揮想象力,自己講小故事給爸爸媽媽聽。
?除此之外,每本書還有語音導讀,只要用手機掃碼,就可以像聽媽媽講故事一樣, 聽每一個場景的故事了。
一套好的輔助書,能有效地提高孩子的專注力,但是要想讓孩子養成受益終生的嚴謹和專注,還需父母重視對孩子的教育和陪伴。和孩子一起培養專注力,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也是在為孩子的未來奮斗。
希望對您有用,望采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