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要人從,山要樹從”,這個俗語意思是說:人是房屋的心臟,沒人住,沒人打掃的屋子再好也會家具腐蝕、滿屋灰塵,有的甚至墻壁脫落滿屋霉氣。
導致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房屋缺乏打掃和沒有開門開窗通風換氣所致。空無一人的房子,通常都會門窗密封,必定屋內黯淡無光,因陰氣過重導致房屋納氣難以流通。
在這種環境中,空氣中到處彌漫著霉菌的味道,沉積已久的浮塵也滋生出許多微生物,它們遍布在房屋的各個角落,對家具和墻體慢慢侵蝕,這也正是久不住人的房子,老舊很快的原因所在。
當有人搬進這種空置已久的房子后,因為室內空氣流動緩慢,而人體帶有溫度,以至于房間里的隱形磁場以及灰塵和病菌就會迅速附著在人體之上,對人的整體運勢和健康狀況帶來嚴重威脅。
當然,“屋要人從”這個俗語,除了那些教人為人的道理外,也有很多是關于房屋風水的,其中不免也有些迷信色彩之說,這就需要我們理性看待了。
“山要樹從”這個俗語就更好理解了,如果山里沒有樹就沒有山的威嚴和山的生機。
歷史傳統村落及山川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幾千年的發展中積累的豐富寶藏和文庫,也是璀燦的文化財富,它以其歷史性,地域性和深厚的文化內涵著稱,是人類征服自然,繁衍發展的佐證,也是我們的先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創造的物質財富積累的集中表現。
傳統村落及山川自然遺產的保護,是以讓人們“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深入貫穿于生活的實際行為。人們依托現有的山水脈絡、自然景觀和周邊的環境以及當地的獨特風光,把生活融入大自然,讓人們在傳統生活中既看得見山,又望得見水,還記得住鄉愁。這就是傳統村落保護的意義。
傳統村落的存在,包含著祖祖輩輩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現存的鄉土人情,民風民俗和生活方式等,是傳統村落保護的精華所在。它的精髓,是村落的族群遷徒,歷史發展和文化分布的載體。因此,保護好傳統村落,就是對載體的延續和傳承,使其保持活力,也是最好的村落文化的保護。
從文化角度來看,傳統村落及山川不但有利于旅游事業,同時也體現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文化精髓,因此每一處蘊藏傳統文化的村落都是動態的文化遺產,它不僅維護著人們的共同記憶,也不斷地促進本土的繁榮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