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小麥種植季節,就會出現大量的小麥新品種。都說這個品種有各種優良性狀,但是在你的土地上能不能增產就是另一回事了。選擇自己理想的小麥品種確實很難,但要分主次,這樣才能做出選擇,為下一年的麥收打下基礎。有人說,小麥良種對高產的貢獻率在70%以上。雖然有些夸張,但也反映了小麥品種對高產穩產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小麥品種的質量,這樣才能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一個理想的小麥品種要保證高產,不同的土壤肥力要選擇不同產量水平的小麥品種。?
一般來說,高水肥地塊適合種植容易獲得高產的小麥品種,而高產品種需要大量的肥水供應,在土層薄、土壤肥力差、沒有灌溉條件的地塊很難達到預期目的。低水肥地塊需要考慮抗逆性強的品種,比如抗旱性強、耐瘠薄的品種。小麥品質要想把小麥賣個好價錢,除了保證水肥管理,保持適宜的群體,控制病蟲害,保證籽粒飽滿外,選擇優質的小麥品種才是正確的選擇,如高筋小麥品種、硬粒小麥品種、白種衣小麥品種等。小麥的主要病蟲害有小麥條銹病、小麥白粉病、小麥赤霉病等。在小麥密度高、地勢低洼、風口地、水肥條件高的地塊,這些病害發生的機會多,要盡可能選擇抗病、耐病品種。當沒有找到合適的抗病品種時,就需要有針對性的拌種。一般選用三唑酮類殺菌劑,可以減少感染的機會。當發現中央病株時,需要進行預防和控制,以避免疾病的傳播。抽穗期要密切關注天氣變化,要進行“一噴三防”處理。
在小麥吸漿蟲等害蟲發生嚴重的地區或地塊,尤其需要選擇抗蟲品種。除了合理密植,避免過量使用氮肥外,在高水肥地塊要選擇短莖品種和抗倒伏能力強的品種。此外,根據當地氣候類型,合理選擇冬性、冬性或春性品種,還需要根據品種合理選擇播期和播量,施用足底肥,精細整地,提高播種質量,以應對極端天氣造成的異常播種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