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0928/wz/18184983152.jpg)
文言文是中國的一種書面語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時期的口語為基礎而形成的書面語.俗稱“之乎者也”.春秋、戰國時期,用于記載文字的物品還未被發明,記載文字用的是竹簡、絲綢等物,而絲綢價格昂貴、竹簡笨重且記錄的字數有限,為了能在“一卷”竹簡上記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將不重要的字刪掉.可以說“文言文”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記錄“壓縮”格式.后來當“紙”大規模使用時,統治階級的來往“公文”使用習慣已經定型,會用“文言文”已經演變成讀書識字的象征.而白話文相對于文言文,即用白話寫成的文章,也稱語體文.古代的正式文體是文言文.古代在東漢以前,使用竹簡、絲帛等作為文書載體,必然要求文字簡潔. 白話文東漢發明了造紙,隨著工藝的改善,加上宋代活字印刷術發明后,這些都為白話文體的出現奠定了物質基礎. 感覺上文言文結構緊湊,與現代語言相比晦澀難懂,但字的容量較高,一個字往往包含很多內容,白話語言相對易懂,內容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