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球隊來說,絕對會有一個核心主力,而眼下這支中國女排無疑是朱婷。那接下來的“二姐”之爭為什么會是張常寧呢?李盈瑩目前又為什么進不了首發陣容呢?我想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李盈瑩一傳水平未經過大賽檢驗。李盈瑩在天津女排打的是大主攻位置,此前不用接一傳只負責進攻。但進入國家隊之后,她的強攻能力與朱婷有一定差距,因此她只能是打朱婷對角保障型的小主攻。小主攻的任務是要承擔更多的一傳,但這恰恰對李盈瑩來說是短板。雖然李盈瑩在國內聯賽也嘗試接了六輪一傳,但以國內聯賽的發球水平,只能說李盈瑩一傳有進步,但還不具備很大的參考價值。
張常寧本身是打沙排出身,技術比較全面,而且她與朱婷打對角已經在奧運會、世錦賽、世界杯這樣的大賽上有過實戰檢驗,應該說兩個人的搭檔還是比較默契、成熟的。從郎平這幾年的大賽排兵布陣來看,張常寧搭檔朱婷仍是中國隊的首發主攻組合。除中國隊之外,像美國的拉爾森、巴奇;意大利的塞拉、波塞蒂等,都是一個偏于進攻,另一個偏于保障的搭配。
第二,李盈瑩后排達不到攻守平衡要求。李盈瑩的特長在于前排進攻,而她的后排防守與朱婷、張常寧還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郎平對一個球隊搭配的要求就是前、后排一定要攻守平衡。不能說你在前排進攻得1分,而到后排防守時丟1分,以目前李盈瑩的后排防守技術,顯然張常寧出任首發主攻更為合適。
李盈瑩進入國家隊之后,她的攔網、一傳都有了明顯提升,而她在后排的防守取位、判斷以及腳下步伐的移動、防守起球效果上,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相信她在接下來的時間,一定會著重補齊后排防守這塊短板。
第三,李盈瑩現階段更適合當奇兵。李盈瑩是比較少見的左手主攻,她扣球的線路、節奏與張常寧有很大的差異,因此郎平也很喜歡用兩個不同風格的主攻來改變組合使用,以突破對方的防線。
與朱婷相比李盈瑩的扣球高度、扣球力量都有所欠缺,她更多的是靠手法、線路來得分。如果李盈瑩首發上場的話,一旦對手摸到她的節奏,李盈瑩奇兵的效果就難以體現出來了。
如果說張常寧前排進攻受阻,頻頻被攔,中國隊出現卡輪的情況,那這個時候換上左手將李盈瑩可能效果會更好。從現階段來說,張常寧的技術比李盈瑩更全面,她更適合搭檔朱婷占據首發主攻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