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景有哪些
燕京八景有哪些
八景之名歷代傳說不一。今天小編就和您說說清代由乾隆皇帝欽定并題詞的八個景點,指的是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金臺夕照、薊門煙樹、西山晴雪、玉泉趵突、盧溝曉月、居庸疊翠。1;居庸疊翠;古時居庸關范圍包括全部關溝峽谷。下端溝口叫下口或夏口,也叫南口。關溝曲折而上。經居庸關、上關,直達北口──八達嶺。北溝是北京北部燕山山脈的缺口,山谷中峰巒疊嶂,林木蔥郁,山花爛漫,層林盡染,山水明媚,景致非凡,";居庸疊翠";碑就在此谷中部的疊翠山上。1982年,居庸關又以其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價值,劃入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名勝保護區,成為其中重要的景點。2;太液秋風;
導讀八景之名歷代傳說不一。今天小編就和您說說清代由乾隆皇帝欽定并題詞的八個景點,指的是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金臺夕照、薊門煙樹、西山晴雪、玉泉趵突、盧溝曉月、居庸疊翠。1;居庸疊翠;古時居庸關范圍包括全部關溝峽谷。下端溝口叫下口或夏口,也叫南口。關溝曲折而上。經居庸關、上關,直達北口──八達嶺。北溝是北京北部燕山山脈的缺口,山谷中峰巒疊嶂,林木蔥郁,山花爛漫,層林盡染,山水明媚,景致非凡,";居庸疊翠";碑就在此谷中部的疊翠山上。1982年,居庸關又以其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價值,劃入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名勝保護區,成為其中重要的景點。2;太液秋風;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0928/wz/18186238052.jpg)
說起燕京八景,北京人都能說上幾個,但每個人說的不一樣,有的人還能說出十幾個。燕京八景應該八個呀,怎么能夠多出來呢?八景之名歷代傳說不一。今天小編就和您說說清代由乾隆皇帝欽定并題詞的八個景點,指的是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金臺夕照、薊門煙樹、西山晴雪、玉泉趵突、盧溝曉月、居庸疊翠。1居庸疊翠古時居庸關范圍包括全部關溝峽谷。下端溝口叫下口或夏口,也叫南口。關溝曲折而上。經居庸關、上關,直達北口──八達嶺。北溝是北京北部燕山山脈的缺口,山谷中峰巒疊嶂,林木蔥郁,山花爛漫,層林盡染,山水明媚,景致非凡,"居庸疊翠"碑就在此谷中部的疊翠山上。1982年,居庸關又以其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價值,劃入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名勝保護區,成為其中重要的景點。2太液秋風今中南海(原名太液池)東岸萬善門旁,有一水埠,水中有亭名為"水云榭",榭中立景名牌?!堆嗑┌司皥D》中記述說:"……天氣晴明,日月晃漾而波瀾漣漪清澈可愛,故曰太液晴波。"乾隆詩中有"秋到農居爽籟生,玉湖澄碧畫橋橫"之句,故叫太液秋風。這座建在南海水中的涼亭,環境是相當優美的,云光倒映,小亭宛在,好象出水的芙蓉,夏日荷香四溢,可說是人間洞天水國。3薊門煙樹相傳是古薊州遺址,又叫薊丘,俗稱土城,是遼城和元城的故址。在德勝門外西北,距城內約4公里。古城墻和古建筑物都已廢圮,只有古城門舊址兩個土阜還存在。相傳當年其樹木蓊然,蒼蒼蔚蔚,晴煙拂空,四時不改,故名“薊門煙樹”。4盧溝曉月盧溝即永定河,古來交通要津。金世宗1189年下令建橋,1192年(明昌三年)落成,命名廣利橋。橋如長虹,十一拱券門,四個華表,望柱上雕有大水石獅485個。橋長266米,寬9米。古時交通不太方便,京城距此約是半天的路程。送別京門,打尖住宿,來日早行。雞鳴上路,尚見明月當空,大地似銀,"盧溝橋上月如霜"。于是“曉月”的意境名傳遐邇。盧溝橋的東頭是宛平城,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即發生于此。5玉泉趵突玉泉山在萬壽山之西。金章宗于山麓建泉水院。玉泉山有三個石洞,一個在山西南,下面有泉,深淺莫測;一個在山南,泉水流出"鳴若雜佩,色如素練";一在山根,有泉涌出,其味甘冽,門刻"玉泉"二字。這里水清而碧,澄潔似玉,“以茲山之泉,逶迤曲折,蜿蜿然其流若虹”因而成為燕京八景之一。6西山晴雪西山是指北京西郊連綿山脈的總稱,是太行山的一支余脈。所說的雪景亦泛指此一帶。香山是這一帶典型的山峰,故乾隆把"西山晴雪"碑立在香山山腰。西山風景優美,唐、宋以來已成為寺院薈萃之地,早在八百多年前,金世宗就曾在香山一帶建造大永安寺,還興建行宮??梢韵胂?,每當雪后初晴,從這里憑高臨遠,可見山巒玉列,峰嶺瓊聯,旭日照輝,一派紅裝素裹,倍極壯麗,應該說,“晴雪”要比“積雪”更富有詩情畫意。7瓊島春陰瓊華島位于中都城東北郊,金帝在太寧宮避暑時曾駐蹕在這里。島由開鑿湖泊的泥土堆積而成,島上遍植松柏,到處點綴太湖石。金末道士丘處機在《瓊華島七言詩》中贊道:“蒼山突兀倚天孤,翠柏陰森繞殿扶,……喬松挺拔來深澗,異石嵌空出太湖?!痹颂兆趦x形容“其山皆疊玲瓏石為之,峰巒隱映,松檜隆郁,秀若天成?!杯側A島四面皆景,尤以春天云天景觀更為動人。廣寒仙境,云蒸霞蔚,瑞氣氤氳,松柏蒼翠,花木含苞,山石俏麗。瓊島春陰正是古人對于大地春回,萬物復蘇的生動紀實。乾隆欽定該景石碑原在今北海白塔山西坡悅心門前。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遷到白塔山東側現址。8金臺夕照燕山八景原有道陵夕照,后改為金臺夕照。金臺夕照,又稱道陵夕照,位于中都西南大房山。金代定都后,海陵王選址大房山云峰山修建金帝陵墓。云峰山又稱三峰山,俗稱墳山,古有“幽燕奧堂”之譽。這里群山環繞,峰巒重疊,九條山脈奔騰而下,號稱“九龍”。山巔林木隱映,云霧蒼莽,山間隘口處泉水淙淙,長流不息。金朝帝王陵墓依云峰山南麓而建,綿延百余里,為古都北京最早的一個規模宏大而又集中的皇陵群。金陵在金元之際已遭破壞,到明代因年久失修,僅有殘跡。現為北京的一處遺址景觀。微畫雕《金臺夕照》用圖像化方式復原這“金陵”景觀。燕京八景之說始于金明昌年間(1190年),歷史上的燕京八景不同歷史時代對燕京八景的景觀和描述均有不同。金代: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道陵夕照、薊門飛雨、西山積雪、玉泉垂虹、盧溝曉月、居庸疊翠元代:太液秋波、瓊島春陰、道陵夕照、薊門飛雨、西山霽雪、玉泉垂虹、盧溝曉月、居庸疊翠明代:太液睛波、瓊島春云、道陵夕照、薊門煙樹、西山霽雪、玉泉垂虹、盧溝曉月、居庸疊翠清代:(康熙年間)太液睛波、瓊島春云、道陵夕照、薊門煙樹、西山霽雪、玉泉流虹、盧溝曉月、居庸疊翠清代:(乾隆十六年)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金臺夕照、薊門煙樹、西山晴雪、玉泉趵突、盧溝曉月、居庸疊翠。乾隆帝親筆御題之碑,于是燕京八景更是名滿四方……除此之外,明清的文人騷客又在長期觀視之中總結了“燕京八景”之外的八個景觀,稱“燕京小八景”。明清兩朝燕京已經改名北京,但這八處小景與燕京八景風格相似,都是自然景觀,所以稱燕京小八景,但不都是起源于金代。都是自然景觀,無所謂大小,稱他們為燕京小八景,是因為它們的資歷比起金代的燕京八景來是小字輩。許多人不了解燕京小八景的來歷,把他們與金代的燕京八景相提并論,新老燕京八景一起數,所以超過了八個。燕京小八景是:銀錠觀山、東郊時雨、西便群羊、南囿秋風、燕社鳴秋、長安觀塔、回光返照、西直折柳。
燕京八景有哪些
八景之名歷代傳說不一。今天小編就和您說說清代由乾隆皇帝欽定并題詞的八個景點,指的是太液秋風、瓊島春陰、金臺夕照、薊門煙樹、西山晴雪、玉泉趵突、盧溝曉月、居庸疊翠。1;居庸疊翠;古時居庸關范圍包括全部關溝峽谷。下端溝口叫下口或夏口,也叫南口。關溝曲折而上。經居庸關、上關,直達北口──八達嶺。北溝是北京北部燕山山脈的缺口,山谷中峰巒疊嶂,林木蔥郁,山花爛漫,層林盡染,山水明媚,景致非凡,";居庸疊翠";碑就在此谷中部的疊翠山上。1982年,居庸關又以其重要的人文和自然景觀價值,劃入八達嶺--十三陵風景名勝保護區,成為其中重要的景點。2;太液秋風;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