喹啉不溶物:煤焦油是許多化合物的混合物,大部分組成是完全適用于生產針狀焦,但其中喹啉不溶物含量較多,不能直接用這種煤焦油加工獲得的瀝青來生產針狀焦,故必須去除煤焦油中喹啉不溶物。喹啉不溶物簡稱QI,其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800~2600,C/H原子比大于1.67,按QI的形成可分為一次QI(原生QI)和二次QI(次生QI),原生QI是存在煤焦油中,煤焦油蒸餾時其轉移到瀝青中。而次生QI是瀝青在加熱過程中形成的分子量更大的芳烴聚合物,以固體粒子的形式存在于瀝青中。喹啉不溶物(QI)的含量有利于提高炭制品的機械強度和導電性,對炭制品焙燒中的膨脹有一定限制作用。但是,QI過高,會使瀝青的流動性降低,不利于后期炭制品的加工。目前,去除喹啉不溶物的方法主要三種:1,化學處理法:采用加氫技術,但是該方法工藝復雜,成本高。2,溶劑處理法:添加溶劑處理被一些企業廣泛用于工業生產,但是該方法溶劑消耗大,整個工藝耗能高。3,機械分離法:采用高速離心分離,但該方法正處于初步階段,還沒有推廣應用起來。總結:采用機械分離法,既能減少生產成本,又可以達到節能環保要求。高轉速、高分離因數的離心機,其扭矩大,分離效果好,可以有效降低煤焦油中喹啉不溶物。甲苯不溶物:煤焦油含有一定量的懸浮于其中的炭黑狀物質和高分子樹脂,決定了其帶有深諳的顏色,它們是由高分子的,特別是多碳少氫的芳烴或稠環芳烴組成的。這些細小分散在煤焦油膠體系統中的黑色顆粒或者絮狀物質,不溶于苯、甲苯、吡啶和喹啉等有機溶劑中,統稱為苯不溶物或者甲苯不溶物,它們對煤焦油的性質和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甲苯不溶物簡稱TI,其平均相對分子量為1200~1800,C/H原子比為1.53左右,外觀為黑棕色粉末,具有穩定的組分。該組分具有熱可塑性,并參與生成焦炭網格,其結焦值可達90%~95%,對骨料焦結起重要作用,TI對炭制品的機械強度、密度和導電率都有一定的影響。在炭制品行業,采用高速離心分離法來降低煤焦油中的甲苯不溶物的含量,滿足炭制品生產工藝要求,離心分離是一種高效的處理模式,節能環保,明顯提高煤焦油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