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相聲普通話或方言劇本
短篇相聲普通話或方言劇本
乙 哎,干嗎常說北京話呀。我們說相聲就得說北京話呀。甲 哎。那可不對。乙 怎么。甲 你應該說普通話呀。乙 普通話不就是北京話嗎。甲 錯了不是。乙 怎么。甲 北京話是北京話,普通話是普通話。乙 噢。這還不一樣哪。甲 哎,現在推廣普通話。乙 是。甲 它是以北京話為基礎方言。乙 噢。甲 以北京音樂為標準音。乙 這我還不太明白呢。甲 這你不太明白呢。乙 不明白。甲 這你得好好學。你看說普通話的好處大了,因為現在有山南的,海北的,各處的人在一起工作,如果都用方言那就不好懂了,都用普通話就彼此都能懂。乙 噢。是嘍。甲 您比如說這么一句話吧——。乙 什么話呢。甲 用普通話說就好懂了:“你看這是什么?”。乙 這句話就是普通話。甲 哎,你要用北京話就跟這個不一樣了。乙 北京話怎么說呢。
導讀乙 哎,干嗎常說北京話呀。我們說相聲就得說北京話呀。甲 哎。那可不對。乙 怎么。甲 你應該說普通話呀。乙 普通話不就是北京話嗎。甲 錯了不是。乙 怎么。甲 北京話是北京話,普通話是普通話。乙 噢。這還不一樣哪。甲 哎,現在推廣普通話。乙 是。甲 它是以北京話為基礎方言。乙 噢。甲 以北京音樂為標準音。乙 這我還不太明白呢。甲 這你不太明白呢。乙 不明白。甲 這你得好好學。你看說普通話的好處大了,因為現在有山南的,海北的,各處的人在一起工作,如果都用方言那就不好懂了,都用普通話就彼此都能懂。乙 噢。是嘍。甲 您比如說這么一句話吧——。乙 什么話呢。甲 用普通話說就好懂了:“你看這是什么?”。乙 這句話就是普通話。甲 哎,你要用北京話就跟這個不一樣了。乙 北京話怎么說呢。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0928/wz/18186011952.jpg)
甲 您說相聲也常說北京話嗎?乙 哎,干嗎常說北京話呀!我們說相聲就得說北京話呀!甲 哎!那可不對。乙 怎么?甲 你應該說普通話呀!乙 普通話不就是北京話嗎?甲 錯了不是。乙 怎么?甲 北京話是北京話,普通話是普通話。乙 噢!這還不一樣哪!甲 哎,現在推廣普通話。乙 是。甲 它是以北京話為基礎方言。乙 噢。甲 以北京音樂為標準音。乙 這我還不太明白呢!甲 這你不太明白呢!乙 不明白。甲 這你得好好學!你看說普通話的好處大了,因為現在有山南的,海北的,各處的人在一起工作,如果都用方言那就不好懂了,都用普通話就彼此都能懂。乙 噢!是嘍。甲 您比如說這么一句話吧——乙 什么話呢?甲 用普通話說就好懂了:“你看這是什么?”乙 這句話就是普通話?甲 哎,你要用北京話就跟這個不一樣了。乙 北京話怎么說呢?甲 “你這瞜瞜(zhei)是什么?”乙 噢,瞜瞜。甲 瞜瞜這(zhei)是什么?普通話說:“這是什么?”是不是啊?乙 是是,就在字正。甲 哎你要到天津這句話就變了。乙 天津話怎么說?甲 “你看看這(jie) 是(si)嘛(ma)?”乙 哎!這是天津話。甲 是吧?乙 哎。甲 到上海話,又不同了。乙 上海話又怎么說哪?甲 你看看這是什么?乙 這啊?甲 “你(nong)看(ku)看(ku)這 (di)是(ge)什么(sa me zi)?”乙 這這句話我就不懂。甲 也是這個意思啊:“你看看這是什么?”乙 噢,也是這個意思。甲 對吧。乙 噢。甲 要是到我們家鄉,這句話又變味了。乙 您什么地方的?甲 滄縣。乙 滄縣?甲 滄州嘛!乙 這句話怎么說哪?甲 “你瞅瞅這是什么(me)呀?”乙 噢,這是滄州話。甲 你要到福建省福州,跟這又不同了。乙 是啊!甲 那更不好懂了。乙 福建話這句怎么說哪?甲 “你(lu)看(kan)這(zui)是(sai)什么(nao)?”乙 這句話我更聽不懂了。甲 所以呀,大家都學普通話有好處呀!乙 是嘍。甲 普通話跟北京話區別不大。乙 噢!甲 你要學普通話常聽相聲有好處。乙 就能夠學普通話。甲 哎。相聲它不是北京話嗎?乙 是啊!甲 它就是兒化韻多。乙 噢!兒化韻。甲 這是最大的區別。普通話說“今天”,“明天”,“后天”。乙 對啊。甲 北京話那就不這樣了。乙 怎么說哪?甲 “今兒”,“明兒”,“后兒”。乙 對!甲 沒事兒出門兒,遛彎兒,買根冰棍兒。乙 噢,這是兒化韻。甲 哎!你看這兒化韻也有它的好處。乙 那有什么好處啊?甲 你要寫在字上,你寫“冰棍”,可是你要說話哪,就得說“冰棍兒”。乙 啊!冰棍兒。甲 冰棍兒,它區別詞意:冰棍兒,它加這個兒化叫你聽這東西不大。乙 噢!就是小意思。甲 “哎!您瞧,天熱呀!來棵冰棍兒。”乙 哎。甲 來棵冰棍兒。這樣聽著好聽,你要不用兒化韻,聽著多可怕呀!“今天熱啊!你來棵冰棍。”乙 嗬!甲 冰棍哪!乙 那得多大呀!甲 說的是哪。四人扛著吃?乙 那怎么吃啊!甲 是不是?乙 對。甲 它能夠區別詞意。乙 是嘍。甲 多是用在愛稱上。乙 噢!甲 用這個兒化。乙 怎么?甲 我們看一小孩兒,哎,你看這個小孩兒多好啊,長得跟花兒似的。乙 夸這個小孩兒。甲 “你看這小孩兒長得跟花似的。”乙 對。甲 他都用兒化。你要不用兒化哪,這意思就差了。乙 是嗎?甲 哎,你看這個小孩長得跟花似的。乙 花似的?甲 “你看這個小孩長得跟花似的。”那孩兒長得跟麻雷子似的,再來一個跟二踢腳似的。乙 好家伙!這兒放鞭炮哪!甲 是不是?乙 啊。甲 所以說兒化韻有它的好處。乙 是。甲 也不能夠是話都用兒化韻。乙 是嗎?甲 你看北京話它就有這一點。乙 是嘍。甲 兒化韻的地方太多。乙 噢。甲 還有重疊兒化哪?乙 怎么叫做重疊兒化哪?甲 “胖胖兒的,瘦瘦兒的,忙忙兒的,快快兒的,輕輕兒的。”這都是重疊兒化。乙 噢,是了。甲 兩個字兒一樣,下邊加個兒。乙 噢,這叫重疊兒化。甲 “這人胖胖兒的,那人瘦瘦的,唉,你去一趟快快兒的。唉!輕輕兒的。”是不是重疊兒化。乙 是了。甲 不用兒話不好聽:“這人胖胖的,那人瘦瘦的,你快快的,你慢慢的。”乙 這么說倒是不好聽。甲 北京話可也有這么說的。乙 還有這么說的哪?甲 那是大人對小孩兒。乙 噢。甲 小孩兒剛一周多,一歲多點兒。乙 是是。甲 大人為教他說話。乙 嗯。甲 哄孩子這么說。乙 是啊。甲 “慢慢走。”乙 噢。甲 “我帶你上街街。”乙 嗯。甲 “叫叔叔,叫姑姑。”乙 對。甲 “叫媽媽。帶帽帽,穿襪襪,我帶你去買肉肉。”乙 哎,是這么說。甲 “吃餃餃,買包包。”乙 嗯。甲 包子餃子,什么餃餃、包包啊,哄小孩兒。乙 是嘍。甲 對大人沒那么說的。乙 對大人沒有這么說的。甲 那當然了,我跟你說話:“郭先生,沒事兒啊?”乙 沒事。甲 “咱們出去遛個彎兒。”乙 走哇。甲 “我請您吃飯。”乙 好。甲 “咱們吃包子,要不然吃餃子。”乙 好。甲 “你戴帽子,咱們走。”這好聽啊!要是照著哄孩子那樣,你能滿意嗎?“郭先生,沒事啊?”乙 沒事啊。甲 “我帶你出去遛遛。”乙 啊。甲 “我請你吃包包。”乙 噢。甲 “給你買餃餃。你戴上帽帽。”乙 這好嘛,這么說我成傻子啦!甲 就說是啊,是吧?乙 嗯。甲 這是兒化韻。乙 是了。甲 所以學普通話的時候,注意北京話的兒化韻。乙 是是。甲 您要聽相聲學普通話,千萬得注意,有的演員愛用方言、土語。乙 噢,土話啊。甲 啊。乙 這個土語說起來也就本地方懂。甲 哎,離開那地方人家就不懂了,外埠人不大懂。乙 對。甲 是吧?乙 哎。甲 并且也不好寫。乙 噢,寫也沒法寫。甲 那屬于老北京話。乙 噢。甲 您比如說普通話,這兩句話挺好懂:“哎,郭先生,昨天我去看你,你沒在,我等了很久你也沒回來,后來我就走了。”乙 噢。甲 你看這話好懂吧?乙 這話好懂。甲 “昨天我去看你,等了很久,你也沒回來,我就走了。”誰都懂。乙 是啊。甲 你要用北京的方言,大部分人不懂。乙 那怎么說?甲 “嘿,昨兒我瞜你去了。”乙 瞜我去了!甲 “我一瞜你顛兒啦。”乙 我顛——好嘛!甲 “遛遛兒等你半天兒,壓根兒你也沒回來,我一瞧折(念zhe)子了。”乙 嗯。甲 “我就撒丫子了。”乙 撒丫子呀!
短篇相聲普通話或方言劇本
乙 哎,干嗎常說北京話呀。我們說相聲就得說北京話呀。甲 哎。那可不對。乙 怎么。甲 你應該說普通話呀。乙 普通話不就是北京話嗎。甲 錯了不是。乙 怎么。甲 北京話是北京話,普通話是普通話。乙 噢。這還不一樣哪。甲 哎,現在推廣普通話。乙 是。甲 它是以北京話為基礎方言。乙 噢。甲 以北京音樂為標準音。乙 這我還不太明白呢。甲 這你不太明白呢。乙 不明白。甲 這你得好好學。你看說普通話的好處大了,因為現在有山南的,海北的,各處的人在一起工作,如果都用方言那就不好懂了,都用普通話就彼此都能懂。乙 噢。是嘍。甲 您比如說這么一句話吧——。乙 什么話呢。甲 用普通話說就好懂了:“你看這是什么?”。乙 這句話就是普通話。甲 哎,你要用北京話就跟這個不一樣了。乙 北京話怎么說呢。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