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0928/wz/18186399052.jpg)
吳鎮(1280-1354),浙江嘉興人,博學多識,性情孤傲,隱居鄉里,在杭州以賣卜為生。他的畫師承巨然,善用濕墨,充分發揮水墨畫的特性。他的畫風沉郁蒼莽。傳世作品有《嘉禾八景圖》、《水村圖》等。 王蒙(1308-1385),湖州人,生活于元末明初,明初曾任泰安知州,后被牽連入獄而死。他從小向外祖父趙孟 學畫,長大后與黃公望、倪瓚多有交往。他作畫喜用焦墨渴筆,點細碎苔點,畫面繁密充實。他善畫江南林木豐茂的景色,濕潤華滋,意境幽遠。代表作品有《青卞隱居圖》、《夏日山居圖》、《春山讀書圖》等。 黃公望(1269-1354),常熟人,年青時作過小官,因別人的事牽連入獄。出獄后改名"一峰",并當了道士,開始畫畫。50歲后隱居杭州,專心于山水畫創作。黃公望得到舅舅趙孟 的傳授,融合宋代各大家之所長,到了晚年,又"臥青心,望白云",深入到大自然中觀察體悟,形成自己"氣清質實,骨蒼神腴"的藝術風格。他的代表性作品《富春山居圖》,花了七年時間完成,高33厘米,橫長396.6厘米。將富春江兩岸數百里精萃收聚于筆下。畫家中鋒、側鋒兼施,尖筆、禿筆并用,長短干筆皴擦,濕筆披麻,渾成一體。 倪瓚(1301-1374)是無錫人,家境富足。朱元璋起義后,他棄家出走。"扁舟蓑笠,往來湖泖之間"達二十年之久。他的畫主要表現太湖一帶風光,取平遠法構圖,簡略曠遠。他善用側鋒淡墨,干筆皴擦,作品筆墨精粹,意境幽遠。代表作品有《漁莊秋霽圖》、《紫芝山房圖》、《江岸望山圖》。倪瓚主張繪畫不過"逸筆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娛",多為文人畫家所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