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建立軍事基地的目的無非是為了自己的全球霸權利益。
1、二戰結束以后,由于美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它放棄了堅持了一個多世紀的孤立主義政策,一方面帶頭發動了以"遏制"共產主義為目標的"冷戰",與蘇聯進行對抗,另一方面又扮演"世界警察"的角色。
2、在此期間,美國一直保持著一支規模龐大的軍隊。為了維持如此龐大的部隊兵員,美國曾一度施行"選征兵役制",但由于在越戰期間美國人民的強烈反對,被迫改為"全志愿兵役制"。
3、冷戰結束以后,美國最強大的對手蘇聯不復存在,美國認為戰爭的威脅主要來源于第三世界國家,來源于一些熱點地區的局部沖突。
因此,美國開始對其軍事戰略、作戰思想、部隊編制、指揮體制、武器裝備的發展政策做出了調整。
4、二戰后,美國的軍事存在幾乎遍及全球,它在世界各地建立的軍事基地曾達5000多個(其中近半數在海外)。
5、冷戰結束后,由于國際形勢的變化,美國軍事戰略的調整以及駐在國人民的反對,美軍事基地的數量大大減少。
6、目前美海外軍事基地374個,分布在140多個國家和地區,駐軍30萬人,本土基地871個,其中海軍基地242個,空軍基地384個。
擴展資料
戰略布局
1、美建立軍事基地需考慮地理位置、自然條件、設施條件和政治條件等幾個方面,選址頗為精心。2、目前美軍事基地布局的主要特點是:以本土基地為核心,以海外基地為前沿,點線結合。既重視前沿基地,又重視戰略運輸線上的中間基地以及后方基地。
2、控制戰略要點,扼守海上咽喉。
3、美軍目前控制的海上咽喉包括:阿拉斯加灣、朝鮮海峽、印尼望加錫海峽、巽他海峽、馬六甲海峽、紅海南端曼德海峽、北端蘇伊士運河、波斯灣的霍爾木茲海峽、格陵蘭——冰島——英國航道。
4、從戰略的角度看,美國海外軍事基地的分布可劃分為3個戰略區、14個基地群,三個戰略區域即歐洲、中東和北非區,亞洲、太平洋和印度洋區,南北美洲區。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美國武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