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俗稱
太和殿俗稱
太和殿,又稱“金鑾殿、至尊金殿、金鑾寶殿”,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故宮博物院內,矗立在紫禁城中央,建筑面積2377平方米,[5]是紫禁城(故宮)中最大的殿宇、[3]東方三大殿之一[7]。京城的中軸子午線沿著龍紋石雕御路升上三臺,從天子寶座下穿過,是中國現存規制最高的古代宮殿建筑,是皇帝舉行重大朝典之地。大殿內外飾以成千上萬條金龍紋,屋脊角安設十個脊獸,在現存古建筑中僅此一例。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太和殿建成,初名奉天殿;[4]后經數次災毀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極殿;滿清建都北京后改為今名;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開始重建,兩年后告竣[18]。太和殿是中國許多重要歷史事件的發生地,見證了影響歷史走向的政治事件,也見證了中國的興衰與新生。不僅是一幢較為出名的木構建筑,還是一個見證
導讀太和殿,又稱“金鑾殿、至尊金殿、金鑾寶殿”,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故宮博物院內,矗立在紫禁城中央,建筑面積2377平方米,[5]是紫禁城(故宮)中最大的殿宇、[3]東方三大殿之一[7]。京城的中軸子午線沿著龍紋石雕御路升上三臺,從天子寶座下穿過,是中國現存規制最高的古代宮殿建筑,是皇帝舉行重大朝典之地。大殿內外飾以成千上萬條金龍紋,屋脊角安設十個脊獸,在現存古建筑中僅此一例。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太和殿建成,初名奉天殿;[4]后經數次災毀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極殿;滿清建都北京后改為今名;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開始重建,兩年后告竣[18]。太和殿是中國許多重要歷史事件的發生地,見證了影響歷史走向的政治事件,也見證了中國的興衰與新生。不僅是一幢較為出名的木構建筑,還是一個見證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0928/wz/18180579552.jpg)
太和殿,又稱“金鑾殿、至尊金殿、金鑾寶殿”,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故宮博物院內,矗立在紫禁城中央,建筑面積2377平方米,[5]是紫禁城(故宮)中最大的殿宇、[3]東方三大殿之一[7]。京城的中軸子午線沿著龍紋石雕御路升上三臺,從天子寶座下穿過,是中國現存規制最高的古代宮殿建筑,是皇帝舉行重大朝典之地。大殿內外飾以成千上萬條金龍紋,屋脊角安設十個脊獸,在現存古建筑中僅此一例。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太和殿建成,初名奉天殿;[4]后經數次災毀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極殿;滿清建都北京后改為今名;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開始重建,兩年后告竣[18]。太和殿是中國許多重要歷史事件的發生地,見證了影響歷史走向的政治事件,也見證了中國的興衰與新生。不僅是一幢較為出名的木構建筑,還是一個見證者。太和殿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除了奇異、獨特的設計布局以及眾多的珍寶外,它的堅固程度也較為出名。太和殿建成以后,遭遇過多次大地震,依然完好
太和殿俗稱
太和殿,又稱“金鑾殿、至尊金殿、金鑾寶殿”,位于北京市東城區景山前街4號故宮博物院內,矗立在紫禁城中央,建筑面積2377平方米,[5]是紫禁城(故宮)中最大的殿宇、[3]東方三大殿之一[7]。京城的中軸子午線沿著龍紋石雕御路升上三臺,從天子寶座下穿過,是中國現存規制最高的古代宮殿建筑,是皇帝舉行重大朝典之地。大殿內外飾以成千上萬條金龍紋,屋脊角安設十個脊獸,在現存古建筑中僅此一例。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太和殿建成,初名奉天殿;[4]后經數次災毀和重建;明嘉靖朝改名皇極殿;滿清建都北京后改為今名;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開始重建,兩年后告竣[18]。太和殿是中國許多重要歷史事件的發生地,見證了影響歷史走向的政治事件,也見證了中國的興衰與新生。不僅是一幢較為出名的木構建筑,還是一個見證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