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望指的是誰
呂望指的是誰
姜子牙(約前1128年-前1016年),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又稱姜太公、師尚父、太公望、呂望。東海上(今河南許昌)人,另一說為河內(今河南衛輝)人。商朝末年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西周開國元勛。姜太公先后輔佐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四代周王,既主軍,又問政,武能安邦、文能治國。周公分封后,姜太公成為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所作《六韜》傳世。唐貞觀年間(627年-649年),唐太宗為示慕賢之德,在當年姜子牙垂釣之地修建太公廟,且植四柏。唐上元元年(760年),唐肅宗又追封姜子牙為武成王。此后,姜子牙聲譽日盛,朝廷和慕名者爭相在釣魚臺廣修廟宇,塑造太公、文王、三清諸神像,祭祀異常隆重。明、清兩代,釣魚臺的各處廟宇殿閣都得到翻修增色。
導讀姜子牙(約前1128年-前1016年),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又稱姜太公、師尚父、太公望、呂望。東海上(今河南許昌)人,另一說為河內(今河南衛輝)人。商朝末年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西周開國元勛。姜太公先后輔佐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四代周王,既主軍,又問政,武能安邦、文能治國。周公分封后,姜太公成為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所作《六韜》傳世。唐貞觀年間(627年-649年),唐太宗為示慕賢之德,在當年姜子牙垂釣之地修建太公廟,且植四柏。唐上元元年(760年),唐肅宗又追封姜子牙為武成王。此后,姜子牙聲譽日盛,朝廷和慕名者爭相在釣魚臺廣修廟宇,塑造太公、文王、三清諸神像,祭祀異常隆重。明、清兩代,釣魚臺的各處廟宇殿閣都得到翻修增色。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0927/wz/18194596152.jpg)
姜子牙。姜子牙(約前1128年-前1016年),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又稱姜太公、師尚父、太公望、呂望。東海上(今河南許昌)人,另一說為河內(今河南衛輝)人。商朝末年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西周開國元勛。姜太公先后輔佐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四代周王,既主軍,又問政,武能安邦、文能治國。周公分封后,姜太公成為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所作《六韜》傳世。唐貞觀年間(627年-649年),唐太宗為示慕賢之德,在當年姜子牙垂釣之地修建太公廟,且植四柏。唐上元元年(760年),唐肅宗又追封姜子牙為武成王。此后,姜子牙聲譽日盛,朝廷和慕名者爭相在釣魚臺廣修廟宇,塑造太公、文王、三清諸神像,祭祀異常隆重。明、清兩代,釣魚臺的各處廟宇殿閣都得到翻修增色。
呂望指的是誰
姜子牙(約前1128年-前1016年),姜姓呂氏,名尚,字子牙,號飛熊。又稱姜太公、師尚父、太公望、呂望。東海上(今河南許昌)人,另一說為河內(今河南衛輝)人。商朝末年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西周開國元勛。姜太公先后輔佐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四代周王,既主軍,又問政,武能安邦、文能治國。周公分封后,姜太公成為齊國的締造者、齊文化的創始人。所作《六韜》傳世。唐貞觀年間(627年-649年),唐太宗為示慕賢之德,在當年姜子牙垂釣之地修建太公廟,且植四柏。唐上元元年(760年),唐肅宗又追封姜子牙為武成王。此后,姜子牙聲譽日盛,朝廷和慕名者爭相在釣魚臺廣修廟宇,塑造太公、文王、三清諸神像,祭祀異常隆重。明、清兩代,釣魚臺的各處廟宇殿閣都得到翻修增色。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