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中所以是什么意思?
古文中所以是什么意思?
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2、可與形容詞或動詞組成名詞性詞組,仍表示原因、情由。《莊子·天運》:“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3、用以,用來。《莊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4、連詞。表示因果關系。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荀子·哀公》:“君不此問,而問舜冠,所以不對。”。5、連詞。表示因果關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記·魏公子列傳》:“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6、連詞。表示因果關系。上半句用“因”或“緣”,下半句用“所以”。后來發展為“因為……所以……”的句式。唐劉肅《大唐新語·諧謔》:“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團團。”。7、可以。《易·乾》:“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導讀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2、可與形容詞或動詞組成名詞性詞組,仍表示原因、情由。《莊子·天運》:“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3、用以,用來。《莊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4、連詞。表示因果關系。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荀子·哀公》:“君不此問,而問舜冠,所以不對。”。5、連詞。表示因果關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記·魏公子列傳》:“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6、連詞。表示因果關系。上半句用“因”或“緣”,下半句用“所以”。后來發展為“因為……所以……”的句式。唐劉肅《大唐新語·諧謔》:“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團團。”。7、可以。《易·乾》:“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0927/wz/18194729752.jpg)
古文中所以的意思可能如下: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2、可與形容詞或動詞組成名詞性詞組,仍表示原因、情由。《莊子·天運》:“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3、用以,用來。《莊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4、連詞。表示因果關系。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荀子·哀公》:“君不此問,而問舜冠,所以不對。”5、連詞。表示因果關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記·魏公子列傳》:“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6、連詞。表示因果關系。上半句用“因”或“緣”,下半句用“所以”。后來發展為“因為……所以……”的句式。唐劉肅《大唐新語·諧謔》:“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團團。”7、可以。《易·乾》:“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8、所作,所為。
古文中所以是什么意思?
1、原因,情由。《文子·自然》:“天下有始主莫知其理,唯圣人能知所以。”。2、可與形容詞或動詞組成名詞性詞組,仍表示原因、情由。《莊子·天運》:“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3、用以,用來。《莊子·天地》:“是三者,非所以養德也。”。4、連詞。表示因果關系。用在下半句,由因及果。《荀子·哀公》:“君不此問,而問舜冠,所以不對。”。5、連詞。表示因果關系。用在上半句,由果探因。《史記·魏公子列傳》:“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6、連詞。表示因果關系。上半句用“因”或“緣”,下半句用“所以”。后來發展為“因為……所以……”的句式。唐劉肅《大唐新語·諧謔》:“只因心溷溷,所以面團團。”。7、可以。《易·乾》:“忠信,所以進德也;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
為你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