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51dongshi.com/20240929/wz/18155615952.jpg)
言者意之聲,書者言之記討論的是語言和文字之間的關系。1、文字決定思維,思維決定文化,文化決定行為。唐朝孔穎達說:......且言者意之聲,書者言之記。是故存言以聲意,立書以記言。清代學者陳澧說:聲不能傳于異地,留于異時,于是乎書之為文字。文字者,所以為意與聲之跡也。意思是說:有了文字,就可以把意和聲置于紙札筆墨。即思想和語言就能傳于遠方,垂之長久。這充分說明了文字與文化和思想的關系。2、拼音文字形成的思維是分的思維,形成的文化是對與錯的文化。漢字形成的思維是和的思維,形成的文化是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有對與錯的相互轉化的文化。所以,使用拼音文字的人相對來講偏于單純、呆板、幼稚、偏激、缺乏靈活性,其表達直白、干脆,缺乏藝術性和優美感。比如:一個英、美國的人如果受到了傷害,必須要求對方道歉,對方道過歉后,他就像什么事都沒發生,會高高興興地回家,這種現象給中國人的感覺是他幼稚地像個孩子。而使用漢字的人相對來講比較老成、沉穩、嚴肅、周全、靈活性強,其表達注重隱含,著重意念,充滿藝術性和優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