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個小時怎么說
古代一個小時怎么說
根據百度文庫相關資料顯示:古代的一個小時被稱為一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小時。中國古代用“銅壺滴漏”的方法來計時,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與西方鐘表的兩個鐘點。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每個時辰等于現在的兩小時。在古代,一個時辰分為八刻,每刻等于十五分鐘。古代也有用鼓打更報時,更夫根據打鼓的節奏來報時,一更打一鼓,因此有“鼓頭”、“鼓二”、“鼓三”、“鼓四”的稱謂。
導讀根據百度文庫相關資料顯示:古代的一個小時被稱為一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小時。中國古代用“銅壺滴漏”的方法來計時,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與西方鐘表的兩個鐘點。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每個時辰等于現在的兩小時。在古代,一個時辰分為八刻,每刻等于十五分鐘。古代也有用鼓打更報時,更夫根據打鼓的節奏來報時,一更打一鼓,因此有“鼓頭”、“鼓二”、“鼓三”、“鼓四”的稱謂。
![](https://img.51dongshi.com/20240930/wz/18147611252.jpg)
一個時辰。根據百度文庫相關資料顯示:古代的一個小時被稱為一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小時。中國古代用“銅壺滴漏”的方法來計時,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與西方鐘表的兩個鐘點。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每個時辰等于現在的兩小時。在古代,一個時辰分為八刻,每刻等于十五分鐘。古代也有用鼓打更報時,更夫根據打鼓的節奏來報時,一更打一鼓,因此有“鼓頭”、“鼓二”、“鼓三”、“鼓四”的稱謂。
古代一個小時怎么說
根據百度文庫相關資料顯示:古代的一個小時被稱為一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于現在的兩個小時。中國古代用“銅壺滴漏”的方法來計時,將一晝夜分成十二個時辰。一個時辰,相當與西方鐘表的兩個鐘點。時辰是古代計時單位,每個時辰等于現在的兩小時。在古代,一個時辰分為八刻,每刻等于十五分鐘。古代也有用鼓打更報時,更夫根據打鼓的節奏來報時,一更打一鼓,因此有“鼓頭”、“鼓二”、“鼓三”、“鼓四”的稱謂。
為你推薦